在头条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是在菜市场买韭菜和茼蒿,过来一位自称是农业局退休干部,告诉他以后这种菜少吃,农药残留多,我们是搞农业的,懂得比你们多,建议大棚种植比较规范,农药使用少,可以放心吃。 当时我正蹲在菜摊前挑茼蒿,听他这么一说,手里的菜都差点掉地上。心说这大爷看着挺面善,不会是菜贩子找来的托儿吧?毕竟现在卖菜的为了多卖钱,啥招儿没有。我嘿嘿笑了两声,没搭茬,付了钱拎着菜就往家走,心里还犯嘀咕:大棚里密不透风的,不得闷出一堆虫子?不用药才怪,说不定比露天菜还能打药呢! 过了阵子,小区组织去郊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参观,正好碰上园区的技术指导老王,他是正经农业大学毕业的,在大棚里干了快二十年。聊起菜市场那事儿,老王乐了:“您这可真是误会啦!现在的大棚早不是‘闷罐子’了。”他领我进一个种黄瓜的大棚,我瞅着顶上有自动通风口,侧面拉着银灰色的防虫网,架子上挂着黄澄澄的粘虫板,“这些都是物理防虫,虫子还没近身就被拦住了。真要生点小病小灾,先用生物农药,比如Bt菌、苦参碱,都是天然的,对人没害处。化学农药?那得是国家批准的低毒低残留的,用多少、啥时候用,都有记录,上市前还得检测,超标了根本出不了园。” 我想起之前听人说大棚菜“没味儿”,就问老王。老王摘了个小番茄递给我:“您尝尝,这是‘粉贝贝’,光照、温差都控制着呢,糖度比露天的还高。以前技术不行,为了赶上市催熟,现在都是自然成熟,摘下来就能吃。”我一尝,酸甜味儿直冲天灵盖,还真比超市买的好吃。 后来又去看韭菜大棚,老王指着地里的管子说:“这是水肥一体化系统,水和肥料直接送到根上,省得大水漫灌招病。而且我们都是轮作,今年种韭菜,明年种芹菜,后年种菠菜,土壤歇过来了,虫子和病菌就少,哪用得着老打药?”他还翻出手机给我看检测报告,“你看这韭菜,农药残留只有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比咱自家院子里种的还安全——自家种的没检测,万一打了药没洗干净,那才危险呢!” 回来的路上我琢磨,以前总觉得“土法种植”就好,其实是老观念了。现在农业技术进步快,大棚种植有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有方法,农药使用有规矩,反而比散户露天种的更靠谱。那位大爷说的“规范”,还真不是瞎吹。 总结:咱们买菜别光听传言,现在大棚种植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监管,从防虫到用药都有科学方法,上市前还有检测把关,正规渠道的大棚菜完全可以放心吃。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合格证明,回家简单冲洗,就能吃得安心又健康,不用纠结啥“大棚”还是“露天”,关键是规范种植、安全达标
在头条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说是在菜市场买韭菜和茼蒿,过来一位自称是农业局退休干部,
乘风的星辰
2025-10-24 09:20: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