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在1888年成军后,发展就戛然而止,这是因为一个用来自保的北洋水师根本无

乘风的星辰 2025-10-24 16:22:43

北洋水师在1888年成军后,发展就戛然而止,这是因为一个用来自保的北洋水师根本无法带来利益的回报。北洋水师自1875年开始创建,到1888年拥有大小战舰25艘,于是就于当年正式颁布北洋水师章程,即正式成军,北洋水师实力达到巅峰,可这也是衰败的开始,因为自此以后,北洋水师再无新购一艘外洋战舰,特别是1891年翁同龢提出北洋禁购令后,北洋水师更是一枚炮弹也无法购买。其实当时的停滞,核心问题在于朝廷对海军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被动防御”层面。多数官员觉得海军就是“守着海岸线”的,不像陆军能直接守住城池和土地,所以在财政分配时,总觉得海军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翁同龢提出禁购令,背后是朝堂上“海防”与“塞防”的长期争论——新疆、蒙古的边防要花钱,治理黄河要花钱,甚至给官员发俸禄都紧张,海军这种“平时看不见实效”的开销,自然成了最先被压缩的部分。更关键的是,成军后不少人觉得“船坚炮利的样子有了”,反正平时也没真的打起来,没必要再花大价钱买新船、换新炮,甚至有人觉得“现有的船够吓唬人了”。这种把海军当成“门面工程”的心态,比缺钱更伤根本——国防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需要持续投入、不断更新,只想着“够用就行”,最后只能被时代甩在后面。总结:晚清海军发展的中断,与其说是利益回报不足,不如说是传统国防观念的短视。把海军视为“应急工具”而非“长远战略”,才让本有机会崛起的力量错失了关键发展期。这也提醒我们,任何事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超越当下的眼光和坚持投入的定力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祖国万岁

祖国万岁

2
2025-10-25 09:53

一场甲午海战我们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辈们一代人打了三辈人的仗,吃了三辈人的苦,干了三辈人的活……用了100多年才赶上来[跪了]

乘风的星辰

乘风的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