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一战,清朝方面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把北洋水师这样一支总吨位高达3.4万余吨的舰队,变成了一支海上护卫队,每每在护卫途中被偷袭,损失巨大,如果能让北洋水师主动出击,争夺制海权,结果可能就不会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光盯着水师的“护卫队”身份说事。当时的北洋水师,看着吨位不小,可好多船都是多年前买的老舰,像“定远”“镇远”这种铁甲舰,看着威风,可开得慢,炮也打得慢。日本舰队那会儿新船多,速射炮跟雨点似的,真要主动冲出去打,能不能抢着制海权不好说,怕是还没到仁川,就被人家围上了。 再说运兵这事儿,也不是清朝闲着没事干。那会儿朝鲜战场上,清军陆军打得挺吃力,平壤那边急着要人要弹药。要是水师不管不顾,陆军没支援,朝鲜丢了,日本直接从陆地上打过来,大沽口、山海关都危险。水师护着运兵船,虽说被动,可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不能让陆军饿着肚子打仗吧? 丰岛海战那天,“济远”“广乙”两条船护着运兵船,突然遇上日本三艘船偷袭。“广乙”船小,打了没多久就撑不住了,“济远”管带方伯谦虽然后来跑了,但船上的水兵还是打了几炮,把日本“吉野”的桅杆打断了。黄海海战更不用说,邓世昌开着“致远”撞向“吉野”,全船官兵没一个孬种,这种拼命的劲儿,哪是“护卫队”三个字能盖过去的? 其实说到底,北洋水师的问题,不光是战术上的。那会儿清朝工业不行,炮弹自己造不了多少,好多还是实心弹;海军学堂办了几年,可真正懂海战的将领没几个;朝廷里这边想打仗,那边想求和,指挥都拧着。把这些都抛开,光说“该主动出击”,有点太简单了。 总结:看待甲午海战,不能只盯着水师的“护卫队”定位。当时的舰船装备、弹药供应、陆军配合,还有整个国家的工业和军事体系,都影响着战局。北洋水师官兵在劣势下的英勇抵抗,更该被记住。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国防不是单一军种的事,得靠国家整体的强大才行。\u003c|FCResponseEnd|\u003
甲午一战,清朝方面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把北洋水师这样一支总吨位高达3.4万余吨的舰
乘风的星辰
2025-10-24 12:20:22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