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晓岚,即是烈士聂曦在台湾的侄孙女。目前聂晓岚是台北一所中学里的历史老师。拍摄《沉默的荣耀》时,她专程从对岸飞过来,客串了这个庭审的最后时刻,一位庭审员。聂晓岚不是在演戏,她是真实聂家在新时代里生命的延续。 聂曦是福建福州人,1917年出生,早年间加入国民党军队,因为为人正直机敏,又和吴石是同乡,很得吴石赏识,一直跟着吴石当副官,后来吴石当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局长,聂曦还兼了史政局的总务组长,成了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电令吴石把福建存着的500多箱机要档案运到台湾,吴石故意拖着不办,只运了些无关紧要的资料应付,剩下298箱全是绝密档案,全靠聂曦带人偷偷转移到福建省研究院的书库里藏起来,等福州解放后,这批档案全都交给了解放军,为解放军掌握敌情帮了大忙。 1949年8月,聂曦跟着吴石去了台湾,继续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做掩护搞隐蔽工作。吴石后来当上“国防部参谋次长”,还通过关系把聂曦举荐成“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的上校科长,让他有更好的条件开展工作。两人不用明说彼此的身份,全靠多年的信任和默契办事,吴石派下任务,聂曦从不多问,每次都办得干净利落。1949年秋天,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去香港,把重要的军事情报交给中共华东局对台工作委员会的人。同年11月,中共派交通员朱枫到台湾和吴石联络,每次见面都是聂曦安排掩护,一个星期联络一两次,从来没出过岔子。 1950年初,台湾的形势变得危险,朱枫必须赶紧离开,吴石把办离台手续的事交给了聂曦。当时国民党戒严,海空通道都被看得死死的,普通人根本走不了。聂曦找到在空军司令部当参谋的熟人,打听出有趟去舟山的军用运输机,又托关系弄到搭乘许可证,立春那天亲自开车送朱枫去机场,还让那位参谋一路应付检查,帮朱枫顺利上了飞机。可没想到朱枫到舟山后还是被抓了,聂曦帮她离台的事也露了馅,成了被抓的直接证据。1950年2月,聂曦和朱枫先被捕,3月吴石、陈宝仓也落了网,他们被关在国民党保密局的监狱里受刑,特务又打又诱骗,聂曦只承认自己经手的事,别的啥也不说,特务折腾半天啥也没问出来。蒋介石气得亲自下了死刑令,1950年6月10日,33岁的聂曦和吴石、朱枫、陈宝仓一起被拉到了刑场。临刑前拍的照片里,他穿着白衬衫,裤子扎在军靴里,两手反绑在背后,身子却挺得笔直,脸上还带着从容的笑,这张照片后来被台湾媒体叫做“最具震慑力的就义照”。 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聂曦的名字刻在了花岗岩墙上,广场上的雕像定格的就是他赴刑场的瞬间,那抹微笑成了隐蔽战线精神最好的见证。聂晓岚就是聂曦留在台湾的后人,她小时候总觉得家族里藏着秘密,清明祭祖时长辈们提到聂曦总不肯多说。直到上大学学历史,她在档案馆的旧报纸里一点点拼出了叔公的故事,才知道那个全家福里抱孩子的年轻人,是为信仰牺牲的英雄。从那以后,她在课堂上讲1949年前后的历史,总会跟学生说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是流在血液里的记忆。 《沉默的荣耀》剧组找到聂晓岚,邀请她客串庭审戏时,她立刻就答应了,特意从台湾飞了过来。拍摄那天,她穿的还是平时上课常穿的衣服,工作人员给她道具徽章,她摸着冰凉的金属,想起奶奶说叔公临走前说过会回来,结果家人等了一辈子。庭审戏开拍,灯光打在她脸上,看着饰演聂曦的演员被押进来,她眼眶自然就红了。导演喊卡后,她盯着布景里的“公正”二字看了好久,那一刻她知道自己不是在演戏,是替没能回家的叔公,看着这段历史被郑重地搬上银幕。剧组还藏了个细节,在聂曦的戏服口袋里放了颗糖,呼应当年朱枫说的“任务完成后的甜头”,这让她想起外婆总给她塞糖说日子会甜的,原来两代人的期待都一样。 拍完戏回到台北,聂晓岚的课堂更不一样了。她把电视剧片段和档案馆的真实记载放在一起给学生看,还拿出聂曦日记里的话:“有些路注定孤独,但走过的人知道为何而活”。有学生说她的眼睛和聂曦很像,她才明白血脉和信仰早就传下来了。现在她的备课笔记里夹着两张照片,一张是聂曦刑场上的留影,一张是她在片场和“聂曦”的合影。课余时间她还走访长辈,记录他们口中的往事,准备让学生通过家族老照片触摸真实的历史。 聂晓岚的这趟客串,就像架了座小桥,一头连着聂家几代人的牵挂,一头连着两岸的共同记忆。聂曦那代人用生命守护的信仰,借着聂晓岚的课堂和这场特殊的客串,在新时代里继续活着,这就是聂家生命最真实的延续,也是那些沉默的荣耀不该被忘记的证明。
聂晓岚,即是烈士聂曦在台湾的侄孙女。目前聂晓岚是台北一所中学里的历史老师。拍摄《
梵西之花
2025-10-30 11:25: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