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是我们间接支付!现在我们自开通航线,他不慌吗? 新加坡这国家真是除了地理位置啥都没有,没耕地种粮食,没矿产挖资源,全国面积还没中国一个县城大,能从穷国变成发达国家,全靠老天爷赏的马六甲海峡。这条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全球四分之一的海上贸易都得从这儿过,就像给来往船只设了个“必经收费站”,而新加坡正好守在东口,樟宜港成了全球最忙的港口之一,海运业直接占了全国GDP的7%,还养活了17万人,这“金饭碗”的含金量不用多说。 而捧着这饭碗的正是中国,咱们对马六甲的依赖度高得吓人,68%的外贸货物、67%的原油进口都得从这儿过,连液化天然气进口都有41%要走这条道。2024年一年就有8.76万艘船舶过海峡,其中大半是中国的货轮和油轮,新加坡港处理的4112.4万箱集装箱里,90%是转口货,这些转口生意里中国占了大头,港口每年收入的80%都来自中国相关业务。更别提船用燃油生意,新加坡一年能卖54.92万吨燃油,占全球航运燃油的六分之一还多,这些燃油大半都加给了中国的商船,等于咱们实实在在给新加坡送钱。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拿着从中国赚的钱,转头就给美国交了“保护费”。为了靠美国撑腰守住海峡利益,新加坡每年国防预算都往上涨,2025年已经到了234亿新元,折合174亿美元,全花在买美国武器上了。先是花27.5亿美元买了12架F-35B战斗机,后来又追加8架F-35A,还花10亿美元买了4架P-8A巡逻机,这些武器单价动辄上亿,说白了就是给美国交的“安保费”。等于咱们先给新加坡交“过路费”,新加坡再拿这笔钱给美国交保护费,咱们成了间接的“付费方”,可新加坡还跟着美国对咱们设防,甚至支持印度加入海峡巡逻,想监视中国船只动向。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早就开始凿“新通道”,不打算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北极航线,以前走马六甲到欧洲得绕远路,上海到鹿特丹要38天,走北极航线只要18天,少走6400公里,燃油成本直接降30%,一艘大集装箱船单趟就能省500多万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北极航线货运量已经冲到1800万吨,同比涨了45%,中国商船占了35%,都是以前走马六甲的铁矿石、液化天然气这些刚需货。俄罗斯还在沿线建港口、派破冰船护航,摩尔曼斯克港吞吐量都涨了60%,直接抢新加坡的生意。 陆地上的通道也没闲着,和马来西亚合作建了投资800亿的皇京港,就在马六甲海峡中段,以后中国油轮不用再开到新加坡,直接停这儿卸货,再通过泛亚铁路运进中国,又省路费又安全。中老铁路更厉害,开通三年就运了4830万吨货物,能把东南亚的物资直接运到云南,还能对接中欧班列,绕开马六甲直达欧洲,现在已经覆盖19个国家,3000多种商品都走这条线了。连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也派上用场,虽然现在货运量还不算大,但已经能分流部分中东原油进口,不用再全走马六甲。 这些新航线一开通,新加坡的“收费站”生意立马受了影响。2025年中美航线一调整,新加坡港吞吐量直接降了8%,相关企业股价跌了20%还多。以前港口里随时停着上千艘船,现在不少船改走北极或陆运,港口明显冷清了。专家都预测,到2030年北极航线货运量能占亚欧海运的10%,2050年可能到30%,到时候新加坡的转口生意得丢一大半。更要命的是,中国还在推人民币结算,2025年北极航线的人民币结算额已经突破1.8万亿元,慢慢削弱美元和新加坡的金融枢纽地位。 新加坡这下是真慌了,它最清楚自己的命门在哪——没了中国的“过路费”,别说买美国武器,连基本的经济运转都难维持。以前靠马六甲一家独大,现在中国开了“新路子”,它的“金饭碗”眼看要端不稳了。那些靠港口吃饭的码头工人、燃油供应商已经开始担心失业,政府一边喊着“贸易自由”,一边偷偷加固港口设施,可再怎么折腾,也挡不住航运路线的大转移。毕竟中国早就不是只能依赖马六甲的国家了,而新加坡除了这海峡,再也没别的吃饭本事,这就是它心慌的根本原因。
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
梵西之花
2025-10-27 21:24: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