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随着2026年底

梵西之花 2025-10-30 20:25:33

古特雷斯时代将结束,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中方突然在联合国表态 随着2026年底的临近,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任期也进入了倒计时,这位来自葡萄牙的老人已经执掌联合国近十年,可这边他还没正式告别,那边关于下一任秘书长的争夺就已暗流涌动,尤其是美国的一番操作,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就在局势逐渐失衡的时候,中方突然在联合国亮明立场,打破了美国的如意算盘。 联合国成立八十年来,秘书长选举一直有两条没人敢轻易打破的规矩,一是地区轮换,各大洲轮流产生人选,二是五常不参选,人选大多来自中小发展中国家,这样才能保持平衡,不让大国垄断话语权。前两任秘书长,潘基文来自亚洲韩国,古特雷斯来自欧洲葡萄牙,按顺序,下一任本该轮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拉美国家为此已经等了四十多年,上一位拉美出身的秘书长还是1982年卸任的秘鲁人德奎利亚尔。为了这次机会,拉美早就做好了准备,智利推举了前总统、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推出了候选人,阿根廷的资深外交官、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也公开表示要参选,巴拿马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更是直言,希望拉美地区的领导经验能得到认可。 可就在2025年10月24日,安理会借着纪念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开辩论会的时候,美国突然跳出来要改规矩。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伊在会上直言,选举应该“择优录取”,不能再死守地域轮替的旧传统,还明确说要邀请所有地区派代表竞选,这话明摆着是要打破惯例。熟悉联合国运作的人都清楚,美国作为最大出资国,这么说根本不是真的要选“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想趁机把秘书长宝座变成自己人手里的工具。要知道联合国秘书长能直接影响全球议程设置,还能将国际安全事件提请安理会注意,一旦被美国掌控,联合国恐怕就要沦为西方政策的传声筒。 美国这招其实早有预谋,2024年它的外交政策文件里就透着想掌控国际组织的心思,之前在选举里也干过不少霸道事。上世纪80年代,非洲推出的候选人萨利姆明明才华横溢,就因为不符合美国战略意图,被美国16次否决;1996年,时任秘书长加利想连任,其余14个安理会成员国都赞成,就美国投了唯一的反对票,硬是把他拉了下来。这次美国想打破地区轮换,就是觉得拉美候选人可能不会完全听自己的,干脆直接改规则,凭借庞大的盟友体系推亲美人士上位。 就在美国的提议引发争议,不少中小国家敢怒不敢言的时候,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当场作出回应,直接点出美国此举“违反联合国宪章精神”,会破坏国际秩序的根基。中方明确表示,支持保持现有地区轮换规则,联合国改革必须谋定后动,不能被个别国家的私利裹挟,还提出要扩大安理会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让决策更公平。中国的表态一下说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坎里,非洲联盟很快就在特别会议上明确支持轮换制,反对破坏平衡的提案。 中国敢这么硬气,底气来自联合国的规则本身。按规定,秘书长人选必须经安理会推荐,且需要五常一致同意,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有一票否决权。俄罗斯作为当时的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本来就是提议开会讨论选举的一方,俄罗斯代表涅边贾也当场表态,支持基于共识的选拔,反对西方主导,中俄的立场高度一致,这意味着只要中俄不同意,美国的图谋就根本无法得逞。美国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之前再霸道,也没敢直接挑战五常不参选和地区轮换的底线,这次贸然出手,显然低估了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支持。 其实美国的盘算早就被戳穿了,所谓的“择优录取”不过是借口。联合国成立以来,秘书长从来不是唯能力论,而是靠规则维系平衡,要是真只看能力,当年美国也不会否决那么多有才华的候选人。发展中国家占了联合国成员国的大多数,大家之所以认可联合国,就是因为有这些平衡规则在,能让小国也有话语权。美国想把规则改了,本质上是想把联合国变成自己的俱乐部,这恰恰会让联合国的公信力流失。 中方的表态不仅是为了维护规则,更是为了守住多边主义的底线。现在古特雷斯即将卸任,联合国正站在十字路口,这场秘书长之争表面是职位争夺,实际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较量。中国的立场很明确,联合国不能被任何国家垄断,必须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轨道上。有了中国和俄罗斯的联手狙击,加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硬抢秘书长职位的图谋很难得逞,而这场博弈也让更多国家看清,只有坚守规则,联合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