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继续,俄罗斯港口已经基本失去了防空能力。本月3日,乌克兰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出

梵西之花 2025-11-06 22:39:04

轰炸继续,俄罗斯港口已经基本失去了防空能力。本月3日,乌克兰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出手了,上次炸的是莫斯科。这次直接瞄准了俄罗斯的能源命门——俄罗斯最大的石油港口图阿普谢港以及运输石油的货轮。 图阿普谢港绝非普通港口,而是俄罗斯黑海沿岸数一数二的核心石油枢纽,堪称“能源转运大动脉”,这里不仅有俄罗斯石油公司控股的大型输油终端站,还有该国唯一位于黑海沿岸的现代化炼油厂,从原油接收、加工提炼到装船出口的全套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闭环式能源产业链。这座港口的战略价值无可替代,年转运原油高达2500万吨,占俄罗斯黑海油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每天仅原油出口量就达30万桶,占俄罗斯全国石油出口总量的20%,其转运的低硫轻质原油在欧洲和亚洲市场备受青睐,是俄能源出口的“优质名片”。更关键的是,港口衔接“友谊”管道支线,直通里海田吉兹油田,原油无需绕道就能直达港口加工出口,而一旦这里停摆,俄罗斯只能将原油转至新罗西斯克或波罗的海港口,每桶原油的运输成本会直接飙升2-3美元,长期下来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图阿普谢炼油厂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年处理原油能力达1200万吨,能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各类产品,炼油深度高达98.7%,几乎能将原油全部转化为高价值产品,不仅供应俄罗斯南部地区的民生需求,更直接为克里米亚、南奥塞梯等地的俄军提供燃料补给,是前线部队的“能源粮仓”。 这次乌克兰的袭击选在深夜发动,利用无人机集群低空突防,精准命中了港口关键设施。多架无人机直接撞击停泊在深水泊位的油轮,导致油轮甲板起火燃烧,虽然船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船体受损严重,短期内无法投入运输;港口内的3个核心输油终端被无人机残骸击中,输油管道破裂,大量原油泄漏,终端设施陷入瘫痪;炼油厂的蒸馏塔和水处理车间也遭到破坏,引发剧烈爆炸和火灾,消防部队奋战数小时才控制住火势,但主要生产装置已无法正常运转。根据俄官方通报和第三方评估,这次袭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被烧毁的原油及成品油达4万吨,按现价计算仅油品损失就达2400万美元,而整个图阿普谢港能源基地的总价值高达100亿美元,受损设施的修复需要依赖进口设备,周期长达数月,意味着未来半年内这里的能源转运和加工能力将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碎了港口城区火车站的玻璃,郊外一栋居民楼也被无人机碎片砸坏,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已对当地民生造成影响。 值得警惕的是,这并非乌克兰首次袭击图阿普谢港,今年以来该港口及炼油厂已多次成为无人机打击目标,而俄罗斯部署在黑海沿岸的S-400防空系统未能发挥有效防御作用,充分暴露其防空能力已基本失效。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虽号称能监测600公里范围内的高空目标,但面对乌克兰使用的小型低空无人机,却显得力不从心,这类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成本低廉,可实施集群攻击,让防空系统难以全面拦截。事实上,自秋季以来,乌克兰已累计空袭俄罗斯22家炼油厂43次,这些炼油厂占俄罗斯炼油总产能的55%,导致俄全国炼油量下降20%,10月份的炼油量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除了图阿普谢港,萨拉托夫炼油厂在一个多月内遭到四次袭击,伏尔加格勒炼油厂也在11月初遭遇大规模无人机攻击,虽然俄军方宣称击落了部分无人机,但核心生产设施仍被击中受损。 乌克兰之所以紧盯俄罗斯能源设施不放,核心就是要切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和军费来源。石油出口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图阿普谢港的瘫痪直接导致俄能源出口量锐减,加上此前多座炼油厂受损,俄罗斯57个地区出现汽油短缺,油价单日暴涨50%,多地引发民众抢购潮。能源收入的减少不仅影响民生,更直接削弱了俄罗斯的军事补给能力,前线部队的燃料供应效率可能因此下降40%,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的作战半径受到限制。而俄罗斯虽然试图启用备用港口并转向亚洲市场缓解压力,但备用港口的转运能力有限,且跨洋运输的时间和成本都大幅增加,短期内难以弥补图阿普谢港停摆造成的损失。 这场针对能源命门的打击,本质上是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战略反击,而俄罗斯港口防空能力的失效,让这种打击变得更加频繁和精准。图阿普谢港的遭遇不仅让俄罗斯承受了巨额经济损失,更暴露了其在应对低空无人机攻击方面的短板,未来如果无法快速提升防空系统的实战效能,类似的袭击还可能持续,而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体系和经济根基,也将因此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也让外界看清,在现代战争中,能源枢纽已成为重要打击目标,而防空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安全。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