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政府突然宣布了,对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的主张继续强硬,相关表述再次写进最新公开文件和对外发声里。 讽刺的是,刚喊完“主权不容侵犯”,自家负责北方领土的大臣就口误翻车,把北方四岛说成“外国”,被首相当场痛批,闹得国际上啼笑皆非。 这事儿看着滑稽,其实全是日本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一边硬撑着“强硬”的面子,一边又被现实戳破了里子,矛盾早就藏在骨子里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内政治在作祟,领土问题早成了日本政客拉选票、稳权力的“工具”。就说现在的高市早苗政府,上台后经济没搞出起色,通胀一直压不下去,老百姓怨声载道,支持率掉得厉害。 这种时候,喊几句“保卫领土”的硬话最能煽动情绪,把大家的注意力从涨价、失业这些烦心事上移开。北方四岛、竹岛、钓鱼岛这三个议题,不管跟谁争,只要喊得够响,就能在保守派那里捞到支持,所以政府才天天把“主权”挂在嘴边,哪怕明知实现不了,也得把姿态做足。 可嘴上喊得再凶,也改变不了“谁实际控制谁说了算”的现实,这就是那位大臣口误的根子。北方四岛(俄罗斯叫南千岛群岛)早就是俄罗斯的地盘了,二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划给了苏联,现在俄罗斯在岛上驻着五千多兵力,有战机、有巡逻艇,还建了装甲车基地,择捉岛的空军基地连图-22M轰炸机都能起降。 日本每年喊着“要回来”,可连谈判的门都摸不着——俄罗斯早说了,想谈就得先放弃反俄路线,这根本不是日本能答应的。负责这事的大臣黄川田仁志,天天对着的都是“俄军实控”“谈判停滞”的报告,心里比谁都清楚那岛根本不是日本的,一时嘴快说出“外国”,其实是潜意识里的真话露了馅。 更要命的是,日本一下子跟三个邻国抢岛,战线拉得太长,自己都快绕晕了。跟俄罗斯争北方四岛,跟韩国争竹岛(韩国叫独岛),跟中国争钓鱼岛,每一个争端的背景、对手实力都不一样,却非要用“强硬到底”的一套逻辑应付。 竹岛那边,韩国早就派了警察常驻,还修了码头和灯塔,日本除了抗议啥也做不了;钓鱼岛这边,中国海警船天天巡航,日本的巡视船根本拦不住;北方四岛更不用说,俄罗斯直接在岛上搞军事演习,导弹都架起来了。三个摊子全是“嘴硬心软”的局面,官员天天在不同议题里切换,一会儿说“固有领土”,一会儿面对的是对方的实际控制,时间长了难免串线,口误不过是这种混乱的集中爆发。 这里面还有历史认知的大问题,日本总想着翻二战的旧账,却忘了战后秩序早定死了。北方四岛的归属是二战战败的结果,《雅尔塔协定》写得明明白白,国际社会都认,可日本偏说“苏联是非法占领”,拿一百多年前的旧条约当依据。 这种对历史的糊涂账,让官方口径本身就站不住脚。就像有人明明输了比赛,却非要喊“裁判不公”,嘴上硬撑着,心里其实知道规矩改不了。那位大臣的口误,就像不小心说出了“其实我知道比赛结果改不了”,戳破了政府编织的“历史叙事”。 美国在背后的“撑腰”也让日本产生了错觉,觉得有靠山就能硬气,可这靠山根本靠不住。日本总把美日同盟当底气,觉得跟着美国反俄、遏华,就能在领土问题上占便宜。可美国从来不会真为日本的岛跟中俄韩翻脸——对俄罗斯,美国忙着俄乌冲突,根本没空管远东的岛;对中国,更不敢为钓鱼岛直接动手。 这种“假底气”让日本政府敢喊狠话,但官员心里清楚没实际支撑,这种矛盾的心态一紧张就容易出错。就像小孩仗着大人在旁边骂邻居,真见了邻居的厉害,嘴上就容易秃噜嘴。 还有个躲不开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内部的协调问题。喊“强硬口号”的是首相府和外务省,天天跟现实打交道的是具体部门的官员。负责北方领土的大臣要处理渔民被扣、俄军事演习这些实际事,知道硬碰硬没用;可首相要的是政治姿态,必须喊得响亮。 这种“上层喊口号,下层碰现实”的脱节,早晚会出问题。黄川田仁志的口误被首相当场痛批,与其说是批评他说错话,不如说是怕这实话动摇了政府的“强硬人设”,安抚那些等着看政府表态的保守派。 说到底,这出闹剧就是“政治表演”撞上“现实骨感”的结果。日本政府把领土问题当转移矛盾的工具,硬撑着不符合现实的强硬姿态,可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天天面对的是对方的实际控制和自己的无力。 口误不过是戳破了这层窗户纸,让大家看清日本的领土主张有多虚——嘴上喊着“主权不容侵犯”,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些岛根本要不回来。要是还抱着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以后说不定还会闹出更荒唐的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