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表示:如果中国陷入了战争中,或许会有很多国家出手对付中国,如果彻底将对手打疼了,一切问题或许都会解决,才能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那个被无数人咀嚼过的俄媒论断,最近听起来依旧像把钝刀子拉过心口:要是中国陷进战争泥潭,没准真会有一群“饿狼”扑上来分食。 但这预言后头藏着的半句话才是破局的关键——能不能让这帮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和平,全看你能不能把第一个动手的彻底“打疼”。 这逻辑听着残酷,但在国际丛林里,从来都是最高法则。瞧瞧我们周边的环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祈祷岁月静好。 美国那边的“朋友圈”里,总有几双眼睛贼溜溜地盯着。 长期觊觎东海的那位邻居,借着盟约不断扩军;还有那个在印太地区甚至南半球反复横跳的国家,隔三差五就要炒作点威胁论。 一旦哪天风吹草动,这些人赌的就是中国“不敢大打”,若是这种侥幸心理蔓延,趁火打劫大概率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剧本。 以前中国这亏吃得还少吗?清朝时候我们主打一个“忍”字,英国人开了几艘军舰来,结果割地赔款;甲午一战,更是被人连肉带骨头吞下去两亿两白银,连宝岛台湾都被撬走了。 那时候别人不尊重你,是因为打你会“爆金币”,还没风险,谁不愿意来踩一脚? 真正的转折点,从来不是在谈判桌上求来的,而是在战场上拿命换的。就像二战时的日本,多么不可一世,最后还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让其本土遭受毁灭性打击,这才彻底学会了怎么当个“温顺盟友”。 对我们自己来说,抗美援朝那一仗也是同理。 当初美军觉得新中国是个随便拿捏的软柿子,直到在长津湖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踢到了铁板,在上甘岭被志愿军用血肉把战线硬生生守住。 那一仗让美国人第一次算明白了账:跟中国动手,代价太大,是真会流血断腿的。也就是从那会儿起,我们才有了后面几十年搞建设的安稳环境。 现在的账本,算法又不一样了。 现在的中国早就过了靠“人海战术”填坑的阶段。看看前两年南海那场动静,美军航母气势汹汹地摆拍,想要复刻当年的威慑。 结果中国也没废话,三大舰队直接拉出去,从空中的歼-20、预警机,到水下的“杀手锏”,再到那没露面却更有压迫感的东风快递,整套体系往那儿一摆。 美军那边计算机一推演,发现想要全身而退根本不可能,话锋立马从“教训”变成了“避免误判”,航母更是悄悄撤得老远。 与此同时,原本想跟着起哄分杯羹的小国,看到风向不对,立马调头回来谈经贸合作。 这一幕太现实了:只要让他们看清楚挑衅的成本高到无法承受,他们自然就学会了讲礼貌。 况且现在的“疼”,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掉皮掉肉,还有经济上的抽筋断骨。 正如一些国家之前跳得欢,结果自家的红酒只能烂在仓库里,煤炭甚至都没港口卸,账面上的亏损可是实打实的。 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工业体量摆在这儿,供应链一断,不管你想围堵还是脱钩,先疼的保证是自家的企业和工人。 所以说,俄罗斯媒体那话虽然糙,但理儿一点不偏。 所谓的“爱和平”,不是无论别人怎么扇耳光都赔笑脸,而是手里握着那根能把人骨头打断的大棒,明确告诉所有人:想动手动脚之前,先摸摸自己的牙口够不够硬。 只有当我们拥有了瞬间瘫痪对方战争潜力和经济命脉的能力,让每一次试探都变成注定亏本的买卖时,真正的和平与尊重,才会像空气一样自然到来。 信源:俄媒曾透露:一旦战争打响中国恐遭多国围攻,另外还有更可怕的事2025-03-06 22:09·人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