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答案是,几乎没可能,哪怕是鹰击-

经略简料 2025-11-27 16:23:08

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导弹能不能把美军航母给干掉呢?答案是,几乎没可能,哪怕是鹰击-21真的击中了美国航母,想一发就把它击沉,那也是做不到的……但要是多枚齐射,结果就不好说了。 大家凑一块聊军事,总喜欢设想这样的场景:如果鹰击-21这类顶尖的高超音速导弹真的呼啸而出,能不能把美军的航母一发“干沉”?说实话,这种期待在技术逻辑上很难站住脚。 这不仅是对我们导弹威力的误读,更是小看了这几十年来海军防御体系的进化。 要明白“击中”和“击沉”中间,隔着一道巨大的物理鸿沟。 不管是尼米兹级还是最新的福特级,这些排水量十万吨的巨兽,本质上就是一座用高强度特种钢堆出来的移动海上堡垒。 它们的船体内部分布着两千多个像蜂巢一样的水密隔舱。 哪怕是现在的鹰击-21,末端速度能飙到10马赫,但这巨大的动能砸在航母身上,效果更像是拿狙击枪打坦克——能对穿出一个洞,毁掉里面的设备,甚至瘫痪局部,但想依靠单枚弹头的破坏力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船体断裂沉没,几乎不可能。 美军以前拿退役航母做过轰炸实验,各式各样的弹药狂轰滥炸,那破船硬是在海上漂了好几天才肯沉。 更何况,想在茫茫大海上把导弹砸到航母头顶,简直是闯过层层鬼门关。美军航母从离港那一刻起,就是处在一个庞大的动态防御网中心。 首先这玩意儿跑得贼快,一天能在海上机动一千多公里,还会利用天气和云层躲避侦察。 要想打它,先得靠天上的卫星、空中的侦察机或是无人机把这根“针”从海里捞出来,一旦这个链路被对面的电子战飞机干扰,导弹就像被蒙上了眼,能不能找到目标都成问题。 就算锁定了,导弹还在几千公里外,E-2D“鹰眼”预警机就先看到了。 紧接着,天上挂着实弹巡逻的F-35C战斗机和护航编队里的“带刀侍卫”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就开始干活了。 那些驱逐舰上装的标准-6导弹,射程能顶到300公里开外,专门用来拦截还没靠近的威胁。 如果这道防线被突破,还要面对针对中近程的“海麻雀”和标准-2。 如果你觉得这就完了?还没完。到了最后几公里的生死关头,航母自身的近防系统会疯狂输出。 那种著名的密集阵近防炮,一旦开火,一分钟能泼出去4500发钨芯穿甲弹,在空中织出一张金属火网;旁边还有那种反应极快的拉姆导弹补漏。 水底下也不太平,甚至可能跟着几艘安静的核潜艇,一旦察觉动静,它们的鱼雷能先把想搞偷袭的潜艇给灭了。 所以说,试图用那种“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单挑思维去硬磕这个防御体系,成功率极低。真正的现代战争逻辑是“饱和攻击”。 虽然单发导弹可能被拦截、可能威力不够,但如果一次性把所有的家底拿出来呢? 几十枚甚至上百枚鹰击-21、东风-21D或者是东风-26,配合空中战机和水下力量,从四面八方同时开火。这时候就是纯粹数学概率的较量了。 任凭你的宙斯盾系统能同时跟踪几百个目标,哪怕你的拦截弹库存再多,通道也有限,只要同时来袭的数量超过了防御系统的处理极限,就算拦截率再高,也总有漏网之鱼。 而且对于实战来说,其实根本不需要把航母真的炸到海底去喂鱼。只要漏过来的几枚导弹,精准地敲掉它的甲板助降系统,或者击中指挥塔、打坏动力舱,这艘航母就彻底废了。 一艘不能起降飞机、或者失去动力的航母,在战场上跟一具浮尸也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失去战斗力”和“沉没”殊途同归的效果。 当然,这种攻防永远是动态的。我们在研究怎么突破,对方也在琢磨怎么加固,比如开始测试激光武器来应对导弹,或者升级更复杂的抗干扰网络。 这场矛与盾的较量,远比我们在纸面上推演的要复杂和残酷得多。 对于大国之间的博弈,谁都不想真的走到去验证这个结果的那一步,但手里的家伙事儿一定要硬,因为能让对方这套天价防御系统感到紧张,本身就是最大的战略价值。 参考信息源:——光明网——鹰击-21导弹发射画面首次公开,专家:制衡强敌利器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