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后,华人商会组团游说李光耀,希望将汉语作为国语,而李光耀态度强硬,说除非击倒自己,否则汉语永远不会成为新加坡国语! 李光耀是新加坡开国元首,更是新加坡国父,但他的祖籍却在广东。 李光耀出生在新加坡,贯穿他人生的是国外的教育,所以他对中国的了解很少很少。 李光耀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下逐渐变的成熟,不过要说他对日本人有多少恨意倒是一个未知数,战争结束后他就拿到了英国女王设立的奖学金,并且开始了英国留学的旅程。 当时留学的时候李光耀遇到了一个态度很复杂的老师,老师告诉他们一定要反殖民统治,但对于勇敢反抗侵略者的组织又表现出了另一副嘴脸。 他对李光耀的影响很大,那时候的他对于国家的概念并不深,因为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被殖民占领的国家,国内有很多人都在争取独立。 而李光耀心中也升起了强烈的“民族信念“,虽然他和这些人没有相同的血脉,可不管怎么说他也在国外生活了这么多年,这里就是他的家,于是他就参与到独立战争中去。 这一战让把李光耀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担当,后来他走上从政道路的时候,因为有群众基础在,所以也省去了不少力气。 李光耀当上总理后他想和马来亚合为一个大国家,不过这件事情也有很不妥当的地方,那就是两个国家的人民会如何相处? 马来亚政府肯定会倾向自己国家的人,而新加坡也同样会偏向自己的国家,将来如果两国的人民发生矛盾,到底惩处谁才是正确的? 不过两个总理并没有考虑太多,能够整合是好事,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是一个大国家了,面对其他国家的欺负时至少也有还手的力气了。 可自从两个国家融合后,矛盾是一天天的没有停止过,每次发生矛盾的时候马来人都是理直气壮的,因为政府会偏向他们。 长此以往新加坡人就不高兴了,凭什么同样都在一个国家生活他们还要分出种族的贵贱?于是两拨人每天吵得不可开交。 种族冲突不断发生,李光耀把这个锅甩到了马来西亚身上,这次矛盾的最终结果是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 新加坡“独立”后,这个刚问世没多久的小国家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要选哪个语言作为新加坡的国语呢? 新加坡的华人还联合发出请求,他们想让华语成为新加坡的主流语言,本以为身为同胞的李光耀会顺势同意这个请愿,但他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了。 李光耀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当时新加坡的华人占了总人口的75%,民间交流的语言也都是以华语居多,但他拒绝的速度快到令人难以想象。 新加坡的华人占比确实很多,但这里还有马来人、印度人,还有一些人数稀少的种族,这三个族群的人数加起来也没有华人一半多。 新加坡使用华语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同时也会引发新的危机,马来人肯定会率先表达不满,因为他们刚刚才和新加坡分离,原因就是因为种族矛盾。 如果这时候新加坡决定采用华语,那这里必将会出现以华人为主的局面,到时候马来人肯定会不高兴,也有可能会引发种族之间的冲突。 马来人的问题是一方面,而印度人也不能被忽视,印度人用的语言更是特殊,如果用华语的话他们可能会出现被边缘化的感觉。 考虑到这三个族群的不同之后,李光耀决定让英语成为他们的主流语言,而其他三种语言就是各族群的母语。 为何最终确定英语为母语呢?原因是因为新加坡的资源比较匮乏,他们必须依靠国际贸易和外资来带动国家发展。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不仅能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国际,而且还能吸引外资企业来马来西亚发展。 当英语被确定为主流语言之后,许多华人都感到不满,李光耀没空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于是他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 所有学校改为英语教学,推广华人放弃方言说普通话,这样一来也避免了华人之间的方言矛盾,这场关于语言的角逐中没有对错,不同的选择都会带领新加坡走上不同的道路。 选择英语的代价就是华人传统在新加坡逐渐被边缘化,未来的新生代们会逐渐忘记自己的根源,从心底里认同新加坡人的身份。 信息来源:李光耀反思新加坡华文教育 吁改死记为兴趣引导——中国新闻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