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王祖贤第一次去北京拍广告,片酬200万。坐出租车时她给司机5块钱,司机拒收,王祖贤不解“北京人都这么有钱吗?为什么给钱都不要?” 那一年,王祖贤正值事业巅峰,凭借一部《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梦中情人,她的美,不仅仅是外貌的惊艳,更有一种冷艳孤傲的气质,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就在那年,她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陆广告邀约,片酬高达200万港币,在当时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要知道,那年北京的房价还不到每平方米1000元,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两三百元,这一单广告,王祖贤的片酬相当于北京人几十年的积蓄。 这次邀约,除了巨额酬劳,还有一个让她无法拒绝的理由,她终于可以亲眼看看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北方首都”了。 她带着好奇与憧憬,踏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却没想到,刚落地的第一程出租车,就让她感受到了一次文化碰撞。 那是一个初春的清晨,王祖贤从香港直飞北京,刚下飞机,便有接机人员安排她乘出租车前往酒店。 一路上,出租车司机热情又礼貌,见她行李多,还特意帮她搬上后备箱,车窗外是略带灰蒙的北京天空,但她的心情却很明朗,这是她第一次踏上内地的土地,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又有趣。 司机普通话标准,语气温和,还时不时介绍北京的老胡同、故宫和长城,似乎把自己当作临时导游,王祖贤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感动,她没想到大陆人这么热情。 到了酒店楼下,车费是28元。她从包里掏出三张10元钞票,付完车费后,又顺手从钱包里抽出5块钱,笑着递给司机,说,“师傅,给你辛苦费。” 她的语气是诚恳的,神情也是自然的,在香港或海外,小费是常态,一种对服务的肯定,尤其是她这种公众人物,早已习惯给小费表达谢意。 但司机看了一眼她手里的5块钱,竟然摆摆手说:“不用了,车费收了。”她一愣,以为是自己给少了,于是又从包里抽出一张10元,连同那5元一起递上去。 “不是钱的问题小姐,我们这儿不收这个。”司机说完,笑着点头告别,驾车扬长而去,留下一脸懵的王祖贤站在酒店门口,手里还攥着那15块钱。 “北京人真的这么有钱吗?”她站在原地,心里满是疑惑。 在她的认知里,香港的出租车司机遇到大明星,别说小费了,可能还要合影签名,可北京这个司机,明明服务周到,态度也好,怎么连5块钱都不肯收? 她甚至开始怀疑,“难道我给少了?还是北京人真的这么有钱,不稀罕这点钱?” 她满脑子都是问号,直到酒店接待的朋友赶来迎接,她才第一时间把这事说了出来。 “我刚打车来,给了司机小费,他愣是不要,我又加了10块,他还是不要,你说奇不奇怪?” 朋友听完,乐了:“你这是第一次来北京吧?我们这儿不兴这个。” “啊?不给小费?” “对啊,不管你是谁,出租车司机都是按表收费,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也不行。” 朋友解释得很清楚,在当时的大陆,尤其是北京,服务行业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非常强调“按劳取酬”,小费文化几乎是不存在的,哪怕你是大明星,司机也不会为了几块钱改变原则。 “原来是我误会了”听完朋友的解释,王祖贤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从不解逐渐变成会心一笑。 “原来是我误会了人家,我还以为是不是我给少了,或者我被看不起了。” 她突然觉得这事挺有趣,也挺温暖,她开始意识到,大陆和香港虽同根同源,但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却有着不小的差异。 这次“小费事件”,虽然只是一个生活小插曲,却让她对北京人多了一份尊重,也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更加深刻。 其实,王祖贤之所以能在1990年拿到200万的天价片酬,背后有着她无可复制的魅力。 那时她刚刚凭《倩女幽魂》大火,成为港娱“四小花旦”之一,她的气质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清冷与柔情,既能演古装仙女般的聂小倩,也能驾驭都市知性女性的成熟角色。 广告商为了拍一支洗发水广告,直接开出200万片酬,并安排她住五星级酒店,配备专车、助理、安保,几乎是以“女皇级别”接待。 但就是这样一位被众人捧在手心的巨星,却在北京街头,因5块钱的“小费”吃了个闭门羹。 她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总会笑着说,“当时真的不懂大陆的规矩,还以为北京人都这么有钱,给钱都不要。” 王祖贤再也没有公开谈起那次北京之行,但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每次说起那次“给小费被拒”的事,她都会笑着摇头,“真是长见识了。” 信息来源; 《不工作不结婚,53岁王祖贤的快乐你不懂》——澎湃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