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个消息传出,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原来外媒说的都是真的! 原来咱们天天用的阿里巴巴,早就不是只靠淘宝、天猫撑场面的电商公司了,之前《华尔街日报》说中国大模型正悄悄渗透全球,连英伟达 CEO 黄仁勋都夸通义千问是世界顶尖的开源模型。 大家对阿里的印象,多半还停留在网上买东西这层,可实际上它在云计算和 AI 领域的布局,比电商业务更早摸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只是这些年藏得太好,没咋声张。 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平台,不只是给企业提供算力那么简单,更是阿里自己搞 AI 研发的硬底座,从 2017 年达摩院成立开始,阿里就在 AI 领域下笨功夫,一年年砸钱搞长线研究。 如今拿出来就是想让更多人用起来,与其把技术锁在保险柜里,不如开放出去,让全球开发者一起琢磨,催着技术快点进步,这种思路,其实是在挑战那种靠技术壁垒赚大钱的老路子,想让整个行业都活起来。 以前一个复杂项目,资深程序员可能得熬一个月才搞定,现在有了这个超级大脑,哪怕是只有一年经验的新手,说不定几天就能干出差不多的活儿,它不光能快准狠地写代码,还能自己找错、优化,让编程不用再天天加班熬夜,效率提得不是一星半点。 更关键的是它完全开源,没了技术门槛,中小企业、个人开发者不用花大价钱订阅,也能用上顶尖 AI 工具,低成本就能搞出好产品,创新也能跑得快点,学生和研究人员也多了个练手的好平台,想学想琢磨,门槛低了一大截。 今年以来从能解复杂题的模型到啥都能干点的混合模型,阿里把压箱底的家伙事儿差不多都亮出来了,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生成、编程开发这些前沿领域都覆盖到了,这些技术正悄悄钻进各行各业。 现在再看《华尔街日报》那些报道,还有黄仁勋的评价,才明白过来,哪是什么客套话,全是真的,阿里这藏了这么久的 AI 实力,总算彻底露了面,也让大家看清了,中国的 AI 力量早就悄悄站到了全球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