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印度工厂把中方订单做丢了!”这句在新德里工业走廊里传开的抱怨,7月25日登上了

“印度工厂把中方订单做丢了!”这句在新德里工业走廊里传开的抱怨,7月25日登上了《铸币报》头版。报道配图里,一排蓝色厂房的卷帘门半拉着,门口招工牌写着“月薪1.8万卢比+三餐”,却没人排队。三天前,一家给欧洲做蓝牙耳机的中企考察团刚从这里离开——他们原本想把深圳龙华一整条产线搬来诺伊达,结果看完现场后连夜改签回国。临走时,随团的采购经理只留下一句话:“良率我不敢赌,交期我更不敢赌。” 让订单飞走的不是机器,是人。印度电子制造协会内部统计显示,新入职工人三个月跑掉一成,一年跑掉一半。工厂主们掰着指头算账:培训一个焊锡工要15天,刚能上手人就走了,再招再训,循环往复,一条线的产能永远拉不满。更难受的是,工人走的原因往往小得不可思议——隔壁物流仓库多给1000卢比加班费,或者外卖平台承诺“日结500”,转身就拎着铺盖卷走人。城市房租三年涨了45%,一顿像样的午饭要80卢比,制造业工资虽然比种地高,但扣掉生活成本,口袋里剩不下几个硬币。 很多年轻人第一次离开村庄,连打卡机都不会用。富士康印度工厂的人事经理私下吐槽,新员工平均要教七遍才会把静电环夹对位置,有人因为“上厕所要打报告”当场哭出声。相比之下,中国工厂的同龄人已经在无尘室里精准到0.05毫米的贴片工艺上干了四年——工信部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技术工人留存率超过85%,珠三角电子厂工人平均在职4.2年,这意味着一条线体一年到头连工位都不用换,自然能把苹果、戴森的苛刻交期卡得死死的。 西方媒体把这一幕拍成纪录片,镜头里印度工人蹲在厂区角落啃饼干的画面,被配文“纪律鸿沟”。哈佛商学院一份跟踪报告更扎心:同样做iPhone充电器外壳,中国昆山工厂人均月产出是印度诺伊达的2.7倍,报废率只有三分之一。原因写在每一张考勤表上——昆山线体缺勤率3%,印度这边经常超过20%。 新德里智库“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上周闭门会上,一位参会官员把问题甩给了教育系统:农村公立中学十年级能完整拼出“manufacturing”的学生不到5%,多数人连26个英文字母都念不齐,却要操作全英文界面的贴片机。更现实的是,农村家庭宁愿孩子去送外卖,至少当天能看见现金,而工厂压一个月工资就让全家心里打鼓。 中国商务部7月23日发布会透露,2025年上半年中高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其中七成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同一天,印度商工部悄悄撤回了“三年内新增100万电子制造业岗位”的PPT,换上了“技能培训补贴”的新方案。但工厂主们心里清楚,补贴救不了纪律,就像补轮胎补不了发动机。 评论区有网友说:“人口红利不是人多就行,得能把人留下来。”也有人贴出深圳某电子厂早高峰的航拍——几千人踩着同一分钟冲进闸机,队伍安静得只听得到脚步声。照片下面,高赞回复只有四个字:这就是差距。 信息来源: 人民网2025-07-26《印度制造业工人流失率居高不下 学者呼吁改革用工制度》 央视新闻2025-07-25《全球供应链观察:印度错失中方订单背后》 新华社2025-07-24《中国制造业技术工人留存率连续三年超八成》

评论列表

橘子有点苦
橘子有点苦 11
2025-07-28 05:02
真搞笑,中国企业去印度办厂,培训一个月再干俩月成熟手,隔壁日韩欧美企业直接中国企业厂门口招工,加薪百分之三十到五十!人家日韩欧美做的自己品牌产品,你做贴牌代工,你的利润没人家高开不起工资怪谁来?[并不简单]

老凯 回复 07-28 08:49
哪他们怎么不自己培训?靠钻空子罢了,大概那个地方不能赔培训费才能这样挖人。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10
2025-07-28 08:46
[打脸]去阿三那里投资的是有多蠢?还需要现场考察?都是挨坑没够的玩意。

阳怼天 回复 07-28 08:56
脑瘫们都想着那边工资低,有市场,屎三宰了他们,它们还能揩点油,一举三四得

Jason
Jason 4
2025-07-28 08:49
去印度帮助搞义务培训的无脑企业应该定为资敌
秋水落英
秋水落英 1
2025-07-28 09:08
[doge][doge]上厕所要打报告,在印度肯定不行。
KK
KK
2025-07-28 09:05
任何投资印度的行为都是资敌!
谭老头
谭老头
2025-07-28 09:11
再不走就会落得跟英国那个飞行员一样的下场,天天拉稀
rex
rex
2025-07-28 09:12
懒散惯了的人群,你想培养出守纪律的人,至少要花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而各种发展窗口机会是不会给那么长时间的,也许十年或者就二十年,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2025-07-28 09:17
这年头还有到三哥那考察投资的奇葩,我也是醉了。智商欠费的人就别做生意了,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