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反问慕安会主席,中国不买俄罗斯石油,那还有哪个国家能撑起中国这么大的油气需求? 这事得从美国那边的算盘说起,美国一直想通过贸易谈判给中国施压,逼着中国停掉从俄罗斯买石油的路子。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你中国不买俄罗斯的油,俄罗斯经济就得吃瘪,美国就能趁机在国际上多占点便宜,顺便还能敲打敲打中国。 可中国凭什么听你的?俄罗斯石油对于中国来说,真不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2024年,中国进口原油5.53亿吨,天然气方面,仅管道气就进口了767亿立方米,其中俄罗斯管道气占了300亿立方米,占比39.1%。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中国每三口锅里,就有一口烧的是俄罗斯天然气。要是突然没了俄罗斯这口“锅”,其他国家就算把家底掏空,也未必能填上这个窟窿。 这不是危言耸听!沙特算是中东的“油霸”了吧?2024年8月,沙特对华原油出口创两年新高,日均165万桶,换算成全年也就不到8000万吨。可俄罗斯一年对华原油出口是1.08亿吨,沙特就算把吃奶的劲儿使出来,也还差着2800万吨的缺口。 价格更不用说,中东的油价比俄油贵不少,中国要是全换成中东油,每年得多花好几百亿,这买卖可不划算。 美国总觉得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主体加征“二级关税”,中国就得买美国的原油。可他怕是忘了,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没买美国原油了,这可是2018年以来头一回。为啥?美国页岩油成本高,价格还不稳定,今天一个制裁,明天一个关税,谁愿意把身家性命绑在他们那儿? 天然气更不用说,美国卖给欧洲的LNG价格是俄罗斯的两倍,中国要是买美国气,那得是家里有矿才能这么豪横。 有人可能会说,伊朗和伊拉克不是也给中国供油吗?没错,2024年伊朗对华原油出口1.45亿吨,伊拉克出口6383万吨,这俩国家加起来占了中国原油进口的37.7%。 可伊朗受美国制裁,油轮动不动就被扣押,运输风险太大;伊拉克虽然量大,但基础设施落后,增产潜力有限。再说了,这俩国家的油也得走霍尔木兹海峡,万一哪天海峡被封锁了,中国的油船连波斯湾都出不来。 俄罗斯的优势可不止是量大价优。中俄之间有30年的天然气供应协议,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25年输气量要达到38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给中国建了一条永不干涸的“天然气运河”。而且俄罗斯的油和气都是通过陆路管道运输,不受海上封锁的影响,稳定性甩海运几条街。 就拿2025年6月美国空袭伊朗来说,中东局势一紧张,油价立马飙升,可中国这边该用俄罗斯油还用,根本不受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不能多买点其他国家的油气吗?比如卡塔尔的LNG,或者阿联酋的原油。可卡塔尔每年给中国400万吨LNG,也就占中国LNG进口量的5.2%;阿联酋签了15年协议,每年才100万吨,连塞牙缝都不够。 美国总打着“能源多元化”的旗号说事,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超过40个,LNG进口来源国20个。但多元化不等于能替代俄罗斯,就像你吃饭,主食可以是米饭、馒头、面条,但少了其中一样,其他主食也得能吃饱才行。俄罗斯就是中国油气的“主食”,其他国家顶多算是配菜。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油气供应还能给中国带来战略安全。美国一直想在亚太搞“小圈子”,要是中国在油气上依赖美国盟友,哪天他们联合起来卡脖子,中国可就被动了。而俄罗斯作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伙伴,和中国的合作纯粹是经济互补,没有政治附加条件。就像王毅外长说的,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居,邻居之间互相帮衬,天经地义,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 说到底,美国的如意算盘就是“损人不利己”。他们以为打压俄罗斯能削弱中国,可实际上,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反而越来越紧密。2024年,中俄油气贸易额增长了25%,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和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 而美国呢,因为中国减少进口,页岩油生产商日子越来越难过,连特朗普都喊话中国“买美国油”,可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 王毅外长的反问,其实是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油气需求不是谁想掐断就能掐断的,与其费尽心机搞制裁,不如踏踏实实做买卖。毕竟,在能源这个战场上,实力才是硬道理,而中国,已经用数据和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