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五代机卖不动了?100架订单卡壳,竟是因为中国没点头? 土耳其自主研发的五代机“可汗”(KAAN)虽然高调宣称获得了100架订单,但实际交付却陷入僵局,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最大客户巴基斯坦仍在等待中国的歼-35,不敢轻易下单。 那“可汗”到底卡在哪儿了呢?关键还是技术不过关。要知道,五代机最讲究的就是隐身性能、航电系统和发动机。 可“可汗”用的还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发动机,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推力根本不够。 而且它的隐身涂层不稳定,航电系统集成度低,雷达反射截面也超标,从已公开的试飞影像来看,首飞后被迫把单叉起落架改成双叉结构,整体式座舱盖也降级了,机体表面铆钉裸露,吸波涂层工艺粗糙。 看看巴基斯坦的情况,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关系一直不错,按说应该支持“可汗”,可为啥一直不下单呢?其实,巴基斯坦空军长期依赖中国装备,从早期的歼-6、歼-7,到后来的JF-17 “枭龙”和歼-10CE,中国装备在巴基斯坦空军里占了很大比重。 这种长期的合作让巴基斯坦对中国装备有了很强的依赖性,也形成了采购惯性。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歼-35 确实太有吸引力了。歼-35是咱们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性能那是相当出色。它采用了先进的隐身设计,雷达反射面积比“可汗”小得多;航电系统也更先进,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综合电子战系统,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而且歼-35的性价比很高,出口价格预计在 7000-8000万美元之间,比美国的F-35还便宜不少。 还有国际政治的原因。土耳其这些年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不太稳定,特别是因为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被美国踢出了F-35项目,这就让其他国家对土耳其的武器信任度大打折扣。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全天候盟友,在军事合作上肯定会优先考虑中国。要是采购土耳其的 “可汗”,万一哪天土耳其和美国关系又紧张了,发动机断供了怎么办?这种风险巴基斯坦可不想冒。 说了这么多,咱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土耳其“可汗”订单卡壳,巴基斯坦等待中国歼-35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这也不全是巴基斯坦的错,土耳其自己的技术不过关、项目进度落后、国际政治风险大,这些都是导致订单卡壳的关键因素。 咱们中国的歼-35 可不一样,技术成熟、量产能力强、出口政策明确,而且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历史悠久,信任基础深厚。现在歼-35的生产线正在扩建,2026年产能就能大幅提升,完全有能力满足巴基斯坦的需求。 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看到巴基斯坦空军装备上先进的歼-35,到时候印度空军可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总的来说,土耳其“可汗”卖不动,表面上看是订单卡壳,实际上是技术、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中国歼-35的崛起,正好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成为巴基斯坦等国的首选。这也再次证明,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技术实力和性价比才是硬道理。咱们中国的军工企业,真是越来越争气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