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国决不当冤大头!尼日尔“背刺”一事还没结束,但中方投资的凯大吉水电站,用不了多

中国决不当冤大头!尼日尔“背刺”一事还没结束,但中方投资的凯大吉水电站,用不了多久也要竣工,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再次驱逐……

这事儿还得从2003年说起,当时的尼日尔穷得几乎“叮当响”,全国上下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更别说啥工业了。那时候,中国瞅着这地方资源挺丰富,就是缺技术缺资金,就跟尼日尔一拍即合,开始搞石油合作。

随即,中石油带着设备和技术扎根撒哈拉沙漠,工程师们顶着烈日、冒着感染疟疾的风险,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多年,砸进去60多亿美元,帮尼日尔建油田、修炼油厂、铺输油管道,硬生生把尼日尔从一个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每年出口石油上万亿,占了尼日尔GDP的10%,税收贡献八分之一,妥妥的经济支柱。

可谁能想到,2025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突然发难,要求中石油、津德尔炼油厂等企业的三名中国高管48小时内离境,还查封了炼油厂账户,连中资阳光国际酒店都被吊销执照!

至于理由,竟是中方员工月薪8678美元,而当地员工只有1200美元,存在“薪资不公”。

可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中国员工全都是技术骨干,大老远跑到非洲,顶着50℃的高温修设备,还得提防极端组织袭击,工资高点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再者说了,尼日尔人均年收入才630美元,当地员工能拿到1200美元月薪,已经算是高薪了,又何来的不公一说呢?

其实,自从2023年7月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后,中资项目就开始接连遭遇波折。就说凯大吉水电站这个尼日尔迄今为止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总库容15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30兆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6.17亿千瓦时,能极大缓解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及周边的供电紧张问题。

可就因为一场政变,工程进度严重受阻,虽然在外交部的斡旋下,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但眼看凯大吉水电站就要竣工,谁能保证尼日尔不会再次上演“驱逐”戏码?毕竟,军政府连法国使馆的水电都敢切断,还威胁继续为法使馆提供服务的商家将被视为敌人,对待中企又怎会手软?而一旦项目被驱逐或国有化,中企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要是尼日尔军政府敢把中企员工驱逐出境,最先倒霉的怕是只有他们自己!就像2025年3月被驱逐的中石油高管,涉及的毕尔玛油田项目是中石油在尼日尔的早期投资之一。可中企技术人员一撤,油田产量暴跌80%,输油管道瘫痪,尼日尔七成燃油供应中断,柴油价格疯涨,连运货的卡车都趴了窝。

二十年前,中尼合作是一片光明;二十年后,却陷入如此困境。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深思:在海外投资,防政变、防政策突变、防恶意审计,每一项都得做到位。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合同条款要严谨,保险要全覆盖,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尽可能降低风险,避免成为“冤大头”。

但即便如此,像尼日尔这样的国家,政治风险始终是悬在中企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人不得不时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