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冬天,钱瑛受中央安排到甘肃考察,从张掖地区考察完毕,前往高台县的路上,司机迷路,突然发现前面沟里有烟轻轻飘出,就开着车往有烟的地方走,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夹边沟劳教场。 夹边沟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当时是甘肃省的一个劳教场,距离酒泉三十余里。
钱瑛1924年考上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那儿接触到董必武、陈潭秋等先进人物,慢慢接受新思想。1927年加入共青团,不久转党员,用了好多化名干地下工作。革命时候她在湘鄂西根据地,帮着建洪湖赤卫队,组织游击,转移阵地,背文件过山岭。1930年代嫁给谭寿林,两人一块儿干事儿,他管军事,她弄后勤宣传。这些经历让她办事儿稳当,性格硬朗。新中国后调中央,1954年当上国务院监察部首任部长,抓行政整顿,查违规,亲自带队下去看,周恩来叫她女包公,工作严,很多人服她。1960年冬,中央派她去甘肃考察基层情况,从张掖检查完,准备去高台。
夹边沟本来是1954年建的劳改农场,1957年改劳教,位置偏,在巴丹吉林沙漠边上,离酒泉三十来里。名字来头是村子一边古长城,一边排洪沟。解放军早年在那儿垦荒,还修过水库,后来废弃了。1957到1960年,甘肃全省右派分子前后三千多被送到这儿劳教,大多是知识分子。赶上大饥荒,粮食短缺,土地贫瘠,很多人饿得不行。农场高峰时关押三千多,1958年发冬衣时统计3136人,但之前就有自杀的。到1960年,饿死一大批,只剩几百人。管理人员没管好,情况糟透了。有些人回忆,劳教人员吃树叶、老鼠,甚至更糟的东西。尸体堆在沙丘上,没力气埋。夹边沟事件后来被叫惨案,饿死两千多。
钱瑛那趟考察,本来是查甘肃灾情和基层管理。张掖完了,坐吉普去高台,司机不熟路,开偏了。看到沟里烟冒,就过去。到了才知是夹边沟劳教场。场里景象惨,三千多人剩五百到六百,瘦骨伶仃,很多人病倒。周边闹灾,粮食跟不上,管理人员也没处理好,导致大批死亡。钱瑛一看,立马打电话调酒泉公交车,全过来。第二天宣布全放人,据说她气得扇管理人员耳光,或用拐棍抽,骂他们这样待人不行。她没停,继续查周边,发现甘肃实际和省委报的不一样,粮食缺得厉害,村民苦。她带队村村看,记数据,推动援助。这意外一发现,戳破基层漏洞,她决定实报中央。
甘肃那时候全省饿死上百万,震动中央。钱瑛为首的检查组,成员有公安部王昭、民主党派人士啥的,11月25日到夹边沟专门查抢救。12月3到5日,刘澜涛主持兰州会议,免张仲良甘肃书记职,迅速抢救人命。夹边沟幸存者被放,回单位或家。钱瑛行动救了六百来人,她协调医疗队进村,治病弱的。这事儿推动全国监察改进,她继续抓反腐,查案,审卷,督促执行。在监察部干几年,处理大批违规,维护秩序。1973年7月26日,她在北京去世,70岁。葬八宝山公墓,悼念会上讲她贡献。她的影响大,通过解救夹边沟那些人和推改革,在党史里有位置。后来办展览出书,回顾她考察,强调责任。她从革命到建国,坚持原则,促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