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

梵西之花 2025-10-25 16:23:37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英国掏空国库打造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如今果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离彻底沦为废铁只有一步之遥。早在2019年,张召忠就在节目里直言不讳,英国经济根本扛不住这样的吞金兽,这两艘航母三年内形不成战斗力,五年后大概率得卖掉或封存一艘,当时不少人觉得是危言耸听,可这些年的事实一步步印证了这个判断。 这事得从2007年说起,英国政府抱着重振“日不落帝国”海洋雄风的念想,批了双航母建造计划,首舰叫伊丽莎白女王号,二号舰是威尔士亲王号。一开始预算定在39亿英镑,合人民币不到350亿,可建着建着成本就像坐了火箭,2008年金融危机让英国财政本就紧张,材料涨价、设计变更更是雪上加霜,到两艘航母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服役时,总花费飙到了62亿英镑,折合人民币550亿,后续维护运营的钱加起来,到2025年已经逼近800亿,这钱几乎掏空了英国海军的家底。 钱花出去了,麻烦却跟着来了,两艘航母就像被诅咒了一样故障不断。威尔士亲王号最离谱,2020年刚服役没多久,消防管道破裂导致动力舱进水一米多深,电子设备泡了汤,修了半年才好。2022年8月更夸张,要去美国参加军演,刚出港右舷螺旋桨轴就断了,33吨重的螺旋桨得拆下来换,拖回港修了九个月,花了上亿英镑,全球部署计划直接泡汤。后来检查发现,左舷螺旋桨轴安装也有偏差,根本就是建造时留下的隐患。连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也没能幸免,2023年同样因为螺旋桨轴问题,错过了北约的“坚定捍卫者”演习,到2025年推进系统的潜在缺陷还没彻底解决。 更让人无奈的是,漏水成了这两艘航母的家常便饭,小故障更是不断。有统计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服役的1251天里,只有267天在海上执行任务,足足411天泡在港口或船坞里维修,出海时间连五分之一都不到。到后来,它干脆成了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备胎”,哪里缺零件就从它身上拆,连船锚都被临时拆给姊妹舰应急,堂堂6.5万吨的巨舰,连备用配件都配不齐,窘迫程度可想而知。 张召忠当初最担心的财政问题,成了压垮航母的最大稻草。单艘航母每年的运营维护费就高达7000万到1亿英镑,2023年一年的维修费就接近10亿英镑,把英国海军的预算占去了一大块。为了填航母的窟窿,英国只能砍其他军备项目,护卫舰建造计划直接砍了12艘,水面舰队从冷战时的137艘锐减到19艘,陆军的挑战者3坦克升级拖了五年没动静,空军台风战机中队也从12个减到7个。即便这样凑钱,舰载机还是不够用,原计划采购138架F-35B,可到2025年总共才到位48架,海军和空军还得抢着用,每艘航母连20架都分不到,远没达到设计的36架标准,对比中国山东舰稳定配备24架歼-15,差距一目了然。 没有足够的舰载机,护航舰艇更是凑不齐,这两艘航母成了名副其实的“裸奔航母”。按北约标准,一艘航母至少需要多艘驱逐舰、护卫舰护航,可英国现在每艘航母只能分到0.35艘护航舰,连最低标准的三分之一都不够。2025年威尔士亲王号去印太部署,号称“马岛战争后最大规模海外行动”,结果整个编队里,英国自己只凑出1艘45型驱逐舰,其余全靠挪威、加拿大的盟友舰艇撑场面。到了南海,听说中国山东舰编队在附近,直接改道巽他海峡绕着走,压根不敢靠近,所谓的“全球威慑”成了笑话。更尴尬的是,在红海执行护航任务时,航母上的F-35B派不上用场,只能看着45型驱逐舰独自击落无人机,议员们都忍不住质问,花大钱造的航母为啥只能作壁上观。 如今的英国航母,早已没了当初设想的实战价值,只剩下政治符号的空壳。2025年威尔士亲王号的印太部署,一路上状况不断,刚过苏伊士运河动力系统就因高温报警,一架F-35B还因液压故障迫降印度,只能在季风雨里露天放了11天。而英国国内,关于要不要卖掉或封存威尔士亲王号的讨论已经摆上桌面,毕竟继续养着这两艘巨舰,只会把更多军备项目拖垮。 从预算超支到故障缠身,从舰载机短缺到护航乏力,英国双航母的困境完美印证了张召忠当年的判断。这不是航母本身不够先进,而是英国的经济实力早已撑不起它的海洋野心,硬生生把550亿砸出来的重器,养成了甩不掉的累赘,如今这般窘境,早就在当初拍板建航母时埋下了伏笔。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