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东方大国这波订购

梵西之花 2025-10-23 20:22:38

东方大国太聪明了:趁着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订购20架大飞机 东方大国这波订购20架伊尔-78MK-90A加油机的操作,堪称趁势而为的聪明决策,刚好踩中了俄罗斯武器滞销的关键节点,既补了自身短板,又实现了互利共赢的战略考量。这些年俄罗斯受俄乌冲突影响,军工产业陷入了订单锐减的困境,原本的武器出口大国地位大幅下滑,数据显示,俄罗斯武器出口份额从五年前的21%暴跌至如今的7.8%,三年时间里出口收入从146亿美元缩水到不足10亿美元,直接从全球第二滑落到第三,被法国超越。传统大客户纷纷流失,印度曾经占俄罗斯武器销售额的38%,现在转而推进本土生产,还向西方采购装备,俄制装备在印度的占比从70%多降到20%出头,埃及、印尼也取消了苏-35订单,转头选择欧美武器,原本热闹的生产线不少都闲置下来,尤其是伊尔-78这类非前线急需的辅助机型,更是面临外销无门的窘境。 而中国恰恰抓住了这个时机,一举敲定20架的大额订单,背后藏着精准的需求考量。中国空军近年发展迅速,歼-20、歼-16等重型战机已经批量列装,远海巡逻、跨区训练越来越频繁,但加油机一直是短板。目前中国空军仅有约10架加油机,全球排名第七,和美国的606架比起来差距悬殊,之前主要靠轰油-6撑场面,这款加油机载油量才18吨,给歼-11加油都得频繁起降,根本满足不了远海任务需求。比如在南海,永兴岛等小岛的机场顶多停4到8架战机,要实现24小时巡逻,没有足够的加油机根本不行,有了伊尔-78MK-90A,苏-27这类战机的巡逻时间能从2小时延长到6、7小时,后勤压力直接减半。虽然中国有了自主研发的运油-20加油机,性能也很先进,但生产线太忙,既要造运输机,又要改加油机,短期内产能根本跟不上,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时候从俄罗斯进口就成了最快捷的补位方式。 伊尔-78MK-90A这款大飞机的性能也完全能满足中国需求,它基于伊尔-76MD平台改造,最大起飞重量接近210吨,能携带78吨航空燃油,相当于4架轰油-6的载油量,还装有三套加油装置,能同时给3架战机补油,加油效率比老型号大幅提升,1000公里作战半径内就能稳定输出燃油,让战机的作战半径直接翻倍。更关键的是,中国空军之前就用过老式伊尔-78加油机,有成熟的维护体系和操作经验,新机型买回来不用大改就能快速上手,直接融入现有作战体系,这种“即插即用”的特性,刚好契合了当下的应急需求。而且俄罗斯为了保住这笔订单,不仅给出了优惠价格,还愿意开放部分技术合作,包括发动机维护等关键领域,这对中国提升国产航发技术也有间接帮助。 从战略层面看,这笔订单更是一举多得。俄罗斯现在急需稳定订单来维持军工产能,中国的20架订单刚好能帮他们盘活生产线,解决资金流转问题,而中国则能以更实惠的价格拿到急需的装备,比平时采购节省不少成本。同时,中国对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通过采购伊尔-78这种俄方少数的优势装备,还能平衡双边贸易,深化军事合作。更重要的是,这并非替代国产装备,而是形成“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互补格局,运油-20性能先进,负责东海防空识别区、台海周边等核心区域的加油任务,伊尔-78则可以部署在边疆或远海方向,支援常态化巡逻,就像家里既有高档餐具,又有应急的一次性碗筷,分工明确又能高效配合。 回顾历史,中国之前就有过类似的聪明操作,2016年趁着俄罗斯需要订单,采购了苏-35战机,当时不少人质疑,其实是为了应急弥补五代机列装前的战力空缺,还借鉴了其中的矢量发动机技术,后来用到了歼-20的改进上。这次订购伊尔-78MK-90A也是同理,不仅能快速填补加油机缺口,还能参考其三点式加油装置等设计,为国产加油机的改进提供思路。俄罗斯现在的处境让中国在谈判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既能确保交付优先级,又能争取到更有利的售后条款,比如长期的备件供应和技术支持,这种趁着对方急需订单时的精准采购,既解决了自身的燃眉之急,又实现了战略利益最大化,充分体现了东方大国的务实和智慧,用一笔订单实现了补短板、促合作、谋长远的多重目标。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