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

梵西之花 2025-10-22 23:25:17

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要美债没有什么用! 中美闹下去最终走向脱钩,已经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而是从贸易往来、技术交流到金融领域都在发生的现实,中国持续抛售美债,正是看清了一个关键事实:现在的美债对我们来说越来越没用,拿着它既换不来需要的东西,还得承担被美国拿捏的风险。这些年咱们减持美债的动作一直没停,2022年4月手里的美债跌破一万亿美元后就再也没回去过,那一年直接减了1700多亿,2023年又减了500多亿,2024年再砍570多亿,到2025年7月已经降到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背后藏着的全是对美国霸权的清醒认知。 以前咱们买美债,是因为手里有美元外汇,能从美国买到需要的高端技术和产品,美债好歹是个能保值的选择。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能从美国真正需要的东西没几样,最关键的就是高端芯片,可美国偏偏把芯片当成打压我们的武器,层层加码限制,根本不卖给我们。从2020年开始,美国就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断了台积电给华为的芯片供应,不准10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流入中国。后来更是变本加厉,2022年出台政策全面封锁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2023年又补漏洞,连英伟达为中国定制的绕开限制的芯片都不让卖,到2025年,美国已经把16家中国电子企业、23家半导体相关实体陆续列入实体清单,就是要卡死中国的芯片之路。结果呢,英伟达的高端芯片在华市场份额从95%直接跌到0%,他们自己的季度营收也少了40亿美元,可就算这样,美国还是不肯松口,宁愿自己受损也不让中国拿到芯片。 除了芯片,美国能卖给我们的其他东西,中国要么自己能造,要么早就找到替代来源了。以前美国的大豆、棉花我们买得不少,2024年美国51.7%的大豆、29.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可现在我们从巴西、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度逐年下降。能源方面,美国的煤和石油气曾经也是进口选项,现在我们不仅能从中亚、中东拿到稳定供应,自己的新能源产业还越做越大,根本不用看美国脸色。至于汽车、机械这些产品,中国本土品牌早就崛起了,美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小,就算不买美国的,也完全不影响国内需求。反观美国,倒是有不少产品离不开中国,很多消费品和中间产品对中国的依存度超过50%,短期根本找不到替代,可他们偏偏要搞贸易摩擦,结果2025年前5个月中美贸易额就下降了9.1%,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到2024年的14.7%,脱钩的影响美国其实比我们更先感受到。 更关键的是,手里的美债不仅用不上,还可能变成烫手山芋。美国为了维持霸权,疯狂印钞发债,债务总额早就突破30万亿美元,随时有贬值风险。以前我们拿着美债,还能通过外汇市场调节汇率,现在美国动不动就威胁要冻结其他国家的外汇资产,谁敢保证未来我们的美债不会被他们变相冻结?而且随着中国对美贸易依赖度降低,手里的美元外汇需求也在减少,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占比已经升到47.8%,比对美出口占比高多了,我们可以用人民币和这些国家做交易,根本不用再靠美债保值。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抛美债的同时,一直在增持黄金,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ETF也在跟着加仓,黄金比美债靠谱多了,至少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美国的层层限制,其实反而加速了中美脱钩的进程。他们以为封锁芯片就能遏制中国,可中国芯片出口2024年就突破了万亿,成熟制程芯片的自给率不断提高,华为已经能生产等效高端芯片,德州仪器等美国企业的很多芯片产品,中国厂商都能替代了。我们抛美债,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你的国债我们不稀罕了,你的技术封锁也挡不住我们,既然你非要闹着脱钩,那我们就顺势而为,把手里没用的美债换成更实在的资源和技术,把发展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中美继续闹下去,脱钩会越来越彻底。中国持续抛美债,是因为美债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价值,既换不来需要的芯片,又面临贬值和被冻结的风险,留着没用。美国越是限制我们,越是逼着我们摆脱对他们的依赖,从芯片到农产品,从能源到金融,中国正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体系。等到中国完全实现芯片自主,不再需要从美国买任何关键产品的时候,手里的美债就更没意义了。所以说,抛售美债不是冲动之举,而是看清局势后的理性选择,随着中美脱钩的推进,我们还会继续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放在美国的国债里让他们用来打压我们。

0 阅读:73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