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表明郑丽文是台湾新一辈的选择。大陆不要让其他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的人迷惑了,他们只想拖延时间,多赚点大陆钱。 在台湾政坛的迷雾中,郑丽文的出现就像一盏突然亮起的灯,让那些对“台独”乱象感到厌倦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台湾评论员郭正亮之所以说她是“新一辈的选择”,正是因为在这个“抗中保台”口号满天飞的时代,郑丽文敢于用最直白的语言说出台湾社会最稀缺的声音——“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我是中国人”。这种底气,不仅来自她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更来自她对台湾年轻一代民意的精准把握。 一、在蓝绿恶斗中杀出重围的“黑马” 2025年10月18日的国民党主席选举,郑丽文以50.15%的得票率击败郝龙斌等老牌政客,这场胜利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的支持者中,20-39岁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5%,中天YouTube投票中更以65%的压倒性优势领先。这种“世代交替”的背后,是台湾青年对传统蓝营“和稀泥”路线的彻底失望。 不同于朱立伦时代对“民族复兴”的避而不谈,郑丽文在回复大陆贺电时,特意将“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写进正文,还直言“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通关密语”。这种直白的表述,让她在社交媒体上掀起巨浪。一段她在造势活动中高呼“我是中国人”的视频被转发数百万次,评论区里年轻人留言:“终于有人敢说真话了”。 二、用行动打破“亲中卖台”的政治诅咒 在民进党长期操弄“恐中”情绪的环境下,郑丽文的每一次表态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她公开批评民进党将台湾变成美国的“提款机”,痛斥赖清德当局把防务预算提高到GDP的5%,直言“这是把台湾推向战争深渊”。更令人震撼的是,她主动提出要带领台湾青年赴大陆交流,计划在2026年前举办“台青沪漂体验营”,包机、包住宿、包面试,让年轻人亲眼看看大陆的发展。 这种“接地气”的策略,让她迅速赢得基层支持。2025年11月厦门两岸企业家峰会上,她带着300名台湾青年参会,现场签下27项合作协议,涉及农业、科技、文创等多个领域。一位来自台南的果农激动地说:“以前只能把水果卖给中间商,现在通过郑主席牵线,我们直接对接大陆超市,价格翻了一番!” 三、在国民党内掀起“路线革命” 郑丽文的当选,让国民党内部的“亲美保守派”坐立不安。赵少康公开喊话要她“消除亲中力量”,否则“令不出党中央”,甚至影射她受大陆支持。但郑丽文没有退缩,她改组“两岸关系发展委员会”,将赵少康、江启臣等保守派纳入其中,要求每个小组提交具体的两岸合作方案,做不到就下台。这种“把战场搬进会议室”的策略,让保守派的反对声逐渐失去市场。 更关键的是,她推动国民党初选制度改革,要求参选2026年县市长的候选人提交“两岸合作计划书”,把地方特产、观光资源等写入大陆市场拓展方案,评审团中加入青年代表并全程直播。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方式,让“九二共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政绩。 四、给大陆的启示:看清谁是真朋友 在台湾,像郑丽文这样敢于旗帜鲜明支持统一的政治人物并不多见。对比那些只谈“两岸和平”却回避统一的政客,她的真诚尤为可贵。2025年12月的民调显示,她的支持率已从当选时的50.15%上升到58.7%,其中35岁以下选民支持率飙升至63%。这种变化,正是台湾社会对“台独”路线厌倦的真实写照。 大陆需要警惕的,是那些表面喊着“爱台湾”,实则利用两岸关系捞取利益的投机者。比如某些民进党籍“立委”,一边反对ECFA,一边通过中间商将农产品卖到大陆;某些所谓的“统派”人士,整天在电视上骂“台独”,却从未提出过任何具体的促统方案。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 郑丽文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台湾社会的另一种可能。她用行动证明,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用真心实意推动两岸交流,就能赢得民心。正如她在胜选演说中所说:“台湾的未来不在导弹射程里,而在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连中。”这种格局,才是真正的“新一辈选择”。
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表明郑丽文是台湾新一辈的选择。大陆不要让其他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的人
梵西之花
2025-10-24 03:23: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