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年,一个女子被五花大绑,吊在湖边!族长大喝,“动手!”李时珍却一把拦住,“别急,先吃坨泥巴!” 李时珍那个年代,医学是个什么状况? 乱七八糟。 很多药书,张三抄李四,李四抄王五,抄了几百年,药都抄错了。比如,古书上说“曼陀罗花”能治病,但怎么治、用多少、有啥反应,一概不知。老百姓病了,要么听天由命,要么请“神婆”跳大神。 就像开头那个女人,放现在,可能就是个癫痫、或者癔症。但在当时,她就是“不祥之物”。 李时珍看不下去了。他爹是医生,他自己考科举考了三次都考不上,最后心一横:“当不了官,我就不让老百姓这么稀里糊涂地死!” 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正本清源”。怎么正?一个字:尝。 你没听错。神农尝百草,那是传说。李时珍是真刀真枪地拿自己当小白鼠。 他为了搞懂“曼陀罗花”,他亲口去嚼那个花。嚼完什么感觉?他自己记下来了:“割去茄子,人食之,则颠倒昏乱,或致狂走。” 翻译过来就是:我吃了,嗨了,疯了,满地乱跑,差点没回来。 但他紧接着写了下一句:“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看明白了吗?他“疯”完了,得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结论:这玩意儿是麻醉药啊!外科手术前吃了,人就不疼了! 他用自己的一次“发疯”,换来了无数人手术的“不痛”。 这还只是开胃菜。他这辈子干的最“出格”的事,是把那些道貌岸然的医生绝对不碰的东西,写进了《本草纲目》。 这就是开头说的“泥巴”。 “泥巴”算什么?李时珍专门在书里设了一部,叫“人部”。 比如,人尿。他说这玩意儿“降火”最快。 比如,人粪。他记录可以解毒、治疮。 比如,指甲。 比如,头发,烧成灰,止血有奇效。 在那些自命清高的“儒医”眼里,李时珍简直是医学界的“异端”,是“拾荒者”。你一个读书人,天天研究屎尿屁,不嫌脏吗? 李时珍用行动回答:“只要能救命,就没有脏的药。” 这就是他的“泥巴”。当所有人都觉得那是污秽之物时,他能看到那是救命的良方。 回过头来再看那个湖边的故事。李时珍让那个女人吃的“泥巴”,是啥? 那可不是普通的泥。根据后来很多医史学家的考据,那玩意儿很可能是“观音土”,或者是“灶心土”。 这些“土”,在中医里是干嘛的?止血、温中止吐、镇定安神。 那个女人,很可能不是“中邪”,而是“血崩”或者“霍乱”,导致休克、神志不清。在那个愚昧的村庄,这就被当成了“鬼上身”。 族长要她的命。 李时珍,这个“玩泥巴”的医生,却用这最不起眼的“泥巴”,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一个用迷信杀人,一个用“泥巴”救人。这就是李时珍的伟大。 他花了整整27年,才写完这部《本草纲目》。注意,是27年,不是一两年。 这27年,他没在书斋里待着。他“遍访”了上千人,农民、渔夫、猎人、樵夫、铃医,只要你懂点啥,他都跑去问。 他亲自跑到江西的龙虎山,问老道士怎么炼丹,搞清楚了水银和铅的毒性。 他跑到湖北的武当山,跟采药人一起爬悬崖,就为了看看那株药到底长在阴面还是阳面。 他纠正了历代医书上成百上千的错误。 比如,以前的书都说“穿山甲”能“通经脉”,但说不清为啥。李时珍是第一个详细记录的:因为穿山甲这动物“专一钻山,此物能窜,故能通经”。他从动物的习性,推导出了药性。 他这种“格物致知”的搞法,在当时简直是“非主流”。但他坚持下来了。 全书190多万字,收录了1892种药,11096个药方。 可悲的是,书写成了,没钱印。 在当时的书商眼里,这书太厚、太偏、太“脏”,没人看。李时珍到处求爷爷告奶奶,都找不到人愿意出版。 直到他去世后的第3年,这部巨著才在南京被刻印出来。他自己,压根没见到自己心血的模样。 但他可能没想到,几百年后,他的“泥巴”火遍了全世界。 给大家说个最新的数据。 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里,把《本草纲目》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2011年,这部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什么叫世界记忆?就是说,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现在总说“中医博大精深”。但“博大精深”这四个字,太空了。 李时珍告诉我们,中医的“精深”,不是磕头烧香,不是阴阳玄学,而是玩命的“实证”。 是把曼陀罗花嚼在嘴里,是把人中黄拿来闻,是敢于用所有人都不敢用的“泥巴”去救人。 李时珍这一生,他不是神仙。他就是个“轴”到极点的普通人。 他反抗的,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僵化。 他挑战的,是“人命天定”的迷信。 他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孤勇者”。 他用一辈子的时间,从污泥里淘出了黄金,又把这些黄金掰碎了,喂给了最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