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6日,解放军快进成都时,张大千靠国民党高官张群,拿到最后三张飞台

梵西之花 2025-10-30 17:25:14

1949年12月6日,解放军快进成都时,张大千靠国民党高官张群,拿到最后三张飞台北的军用机票,带着四夫人徐雯波,和几十幅自己临摹的敦煌壁画登机。 1949年12月,解放军逼近成都,城里乱成一团,新津机场挤满了想逃难的人,几万口子围着寥寥几架军机,能不能登机全看有没有硬关系。就在这生死关头,张大千靠着国民党高官张群的帮忙,拿到了最后三张飞台北的军用机票,带着四夫人徐雯波和几十幅敦煌壁画临摹品上了飞机,捡回一条命。旁人看着眼红,可知道他俩交情的人都清楚,这份忙不是临时求来的,是几十年的情分堆出来的。 张群和张大千都是四川老乡,还沾着同宗的亲,张群比张大千大十岁,早早就在国民党里当大官,做过上海市长、四川省主席,而张大千是画坛里冉冉升起的新星,两人能结下缘分,全因骨子里都爱画画,尤其痴迷清代画家石涛的作品。二十年代末,张大千在上海借居,经朋友引荐认识了时任上海市长的张群,一进门就看到张群收藏的石涛十二幅通景屏风,当场就夸张群眼力好,张群也早听说过这位老乡模仿石涛能以假乱真,两人越聊越投缘,当场就订了交。那时候张大千还没那么出名,张群就常托人找他订制扇面,1927年订的《仿金农枇杷》扇骨上还留着张群的字,到1932年张大千画《江畔行吟》时,已经在题跋里叫他“老长兄”,足见情谊早就深了。 往后几十年,张群成了张大千最坚实的靠山,不管是艺术上还是生活上,只要张大千有难,张群从没推辞过。1941年张大千要去敦煌临摹壁画,那地方偏远荒凉,颜料、纸张都缺,张群当时虽不在敦煌,却特意让人用军用飞机把一箱箱颜料往那边送,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可临摹到一半,有人诬告张大千“毁画”,说他破坏古迹,要查办他,又是张群从中协调,帮他洗清冤屈,让他安安稳稳在敦煌待了两年多,临摹出两百多幅壁画,这才有了后来画风大变的张大千。1944年张大千从敦煌回四川,张群正做四川省主席,直接筹了五万块钱帮他办画展,把那些敦煌临摹品全展示出来,一下子让张大千火遍中外,连外国人都知道了这位中国画家。更早之前,南京沦陷时张大千被困北平,还被日本宪兵队抓去问话,也是张群在重庆多方奔走,帮他化装成商人逃出北平,甚至借着“张大千遗作展”的幌子打掩护,救了他一命。 张大千也从没亏待过这份情谊,他一辈子给张群画了无数好画,三十年代画的《致张群山水花卉合册》,十二开山水全是仿石涛的笔法,十二开花卉学尽了古代名家精髓,每一笔都下足了功夫。后来张大千去阿根廷、美国旅居,不管走多远,每年都要寄扇面给张群,1974年的《松山远眺》、1975年的《文山老梅》,每一幅都藏着牵挂。到了八十年代,81岁的张大千还亲手刻了套“旭日东升”紫砂壶,上面画着敦煌飞天,送给91岁的张群,说是给“一生的贵人”的礼物。 所以1949年张大千找上门时,张群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当时张群是西南军政长官,跟着蒋介石住在成都军校里,手里握着调配军机的权力。张大千跑去找他要出路,张群立刻在撤退的军机上给他留了三个座位,还特意在机票上注明“特准携带行李八十公斤”,就为了让他能带走那些宝贝壁画。可张大千收拾完才发现,光临摹品就超了重,只好再去找张群,张群又托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和空军武官,把多余的画当成他们的行李,装上了蒋介石的专机。到了机场,张群怕路上出意外,还派自己的专车送他们出城,要知道当时成都街头全是路障,没有官方车子根本出不了城。 后来有人统计,张大千那次带了78幅敦煌临摹品,到台湾后先借出去展览,1968年遵守承诺捐了61幅给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画现在都是镇馆之宝。而张群收藏的张大千作品,从二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后来“中行庐”珍藏拍卖时,那些扇作、画卷一亮相就震惊了收藏界,人人都说这是两人半世纪情谊的见证。 张群和张大千的交情,早就超越了普通的老乡或朋友,是艺术上的知己,更是生死相托的兄弟。1949年那三张机票,看似是张群给的特权,实则是几十年互相扶持换来的情分,也正是这份交情,让张大千和他的艺术珍品能在乱世中保全下来。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