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的西方,要把先进的高铁技术转让给中国? 为什么当年西方要把先进的高铁技术转让给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些握着技术的企业早就穷得只剩技术了,不是西方国家没钱,而是这些高铁巨头们急着把技术换成真金白银活下去,中国抛出的市场蛋糕刚好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2004年前后的全球高铁市场早就没了新动静,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这些企业,技术堆得再先进,也架不住本土市场饱和,订单少得可怜。德国西门子的轨道交通部门连续三年亏损,本土几乎没新订单,车间里的设备都快锈了;法国阿尔斯通2003年一年就亏了19亿欧元,股价跌到历史低点,裁员计划都摆上了董事会议桌;加拿大庞巴迪的铁路部门年亏损2.4亿加元,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日本川崎重工虽然技术领先,但国内新干线40年才修了2000多公里,更新换代越来越慢,想找海外市场又处处碰壁,手里的技术就像看得见摸不着的宝贝,换不来真金白银。 就在这些企业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中国铁道部在2004年抛出了一份震动全球的招标公告,要采购140列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这还只是开始,后面“四纵四横”规划的高铁网络超过1万公里,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可中国的招标有个硬规矩:想拿订单,必须转让核心技术,还得用中国品牌,价格得最低。更狠的是,中国只指定了南车四方、北车长客两家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四家外国巨头得抢两个“合作伙伴”名额,竞争一下子就白热化了。 德国西门子一开始还端着架子,觉得自己的ICE3技术最先进,报出每列3.5亿人民币的高价,技术转让费还要另收3.9亿欧元,开会时连WiFi都敢关掉,生怕技术资料泄露。中方谈判组没慌,一边跟他们磨,一边悄悄联系其他对手。招标前夜,西门子代表发现中方人员在酒店大堂悠闲喝咖啡,一打听才知道日本川崎重工已经松口愿意低价转让技术,这下德国人彻底慌了。第二天西门子紧急开董事会,当场把价格砍到每列2.5亿,技术转让费降到8000万欧元,只相当于最初报价的40%,签约时德方首席代表的手都抖了三次。没拿到订单那阵子,西门子股价直接暴跌17%,谈判团队当场就被解雇了,后来2005年中国再招标,他们赶紧主动奉上全部核心技术,就怕再丢了机会。 日本川崎重工的纠结更真实,国内企业分成两派,保守派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开放派看得明白:再不卖技术,手里的新干线技术就要成废铁了。当时日立、日本车辆制造公司都拒绝转让技术,川崎重工不管这些,拉上三菱、伊藤忠等五家企业组成联合体,硬着头皮跟中方谈。最后签了91亿元的合同,转让60列动车组技术,其中3列原装进口,6列散件组装,剩下51列都要教中国人自己造,连车厢焊接、转向架制造这些关键手艺都得交底。川崎重工社长后来承认,与其让技术贬值,不如换中国市场的订单活下去。 法国阿尔斯通和加拿大庞巴迪更没底气,阿尔斯通本来擅长的技术不符合中国要求,为了拿订单赶紧改方案,转让了7项关键技术,还派出专家手把手教,合同总值6.2亿欧元,能让旗下几家工厂重新开工就已经谢天谢地。庞巴迪自作聪明把核心技术拆成142个模块,只教制造不教原理,可架不住中国订单太诱人,最后还是把生产线技术亮了出来,后来更是把亚太总部搬到上海,就靠中国市场活了下来。 这些企业心里都清楚,转让技术有风险,但不转让就活不下去。中国还设了“技术转让实施评价”,只考核中国企业学得怎么样,学不会就不付钱,逼着他们真教真授。西门子派来的德国工程师,一天要回答中方200多个问题,从软件编程到焊接工艺,一点不敢藏私;川崎重工的技术手册被中国工程师翻烂,有人甚至专门学会日语看原版资料。 事实证明中国订单确实救了他们,西门子后来超过60%的轨道交通收入来自中国,阿尔斯通在华业务增长4倍,庞巴迪靠中国市场扭亏为盈。要是当年他们没把技术换成订单,说不定早就破产倒闭了。所以说西方转让高铁技术根本不是好心,就是那些企业穷得只剩技术,急需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续命,这才不得不低头交出了压箱底的本事。
为什么当年的西方,要把先进的高铁技术转让给中国? 为什么当年西方要把先进的高铁
梵西之花
2025-10-30 20:25: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