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很弱?那是虚幻!实际上1978年以前,中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很强大。大家30年饿着肚子,拼死拼活攒出来的轻重工业,都已经相当强大。 解放前全国钢产量最高一年也才92万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钢产量只剩135万吨,这点量还不如后来一个小钢铁厂的年产量。像样的工厂基本都扎堆在沿海几个城市,内地别说造机器,很多地方连见过像样机器的人都少。军事工业更别提了,全国就几个老兵工厂,只能造点机枪,迫击炮都造不出来,一年弹药产量才1万吨,跟二战时美国、苏联一年200万吨的量比,连零头都不够,工业产值在世界上排到26位,实打实的一穷二白。 但就是这样的底子,全国人勒紧裤腰带干了三十年,硬是把重工业拼出了模样。到1978年,钢产量飙到了3178万吨,是1949年的23倍还多。这背后是一座座钢铁厂拔地而起,辽东的鞍钢在建国初期就建成了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三大工程”,武汉的武钢不到五年就建成了年产150万吨钢的基地,后来搞的“一米七”工程,让中国彻底不用再进口薄板钢材。最厉害的是四川攀枝花的攀钢,外国专家都说那里的钒钛磁铁矿是“呆矿”,炼不出铁,可我们只用两年半就让高炉出了铁水,成了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能源方面更是翻天覆地,1952年全国原油才产44万吨,连汽车都喂不饱,到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这全靠大庆油田的工人们拼命干出来的,从此中国再也不是“贫油国”。原煤产量也从1949年的6600万吨涨到6.18亿吨,这些煤和油,撑起了整个重工业的运转。机械制造也跟上了,1956年长春一汽就造出了解放牌汽车,1957年第一辆火车头也下线了,到后来连轧钢机、发电机组这些大家伙,我们都能自己造。 军事工业的发展更让人提气,完全是从无到有拼出来的。1956年沈阳飞机厂就造出了歼-5喷气式战斗机,这可是正经的喷气式飞机,不是以前的旧杂式飞机,后来一共造了767架,还在空战中打下过敌机。到了60年代,更厉害的来了,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才过了两年多,1967年氢弹又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全国人都守在收音机前听那声太空传来的乐曲,别提多振奋了。 常规武器也没落下,59式坦克成了陆军的主力装备,1968年陕西汽车制造厂在秦岭山沟里建起来,造出了重型军车,结束了“有炮无车”的历史。1970年,第一艘051型导弹驱逐舰“济南”号交付,同年第一艘核潜艇也下水了,这意味着我们有了能抗击核打击的力量。这些成就可不是凭空来的,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把大半个军事工业搬到了西部山区,10年里投了大量资金,让三线地区的常规武器生产能力占到全国一半以上,航空、船舶的生产基地也遍布各地,原来沿海独大的工业布局彻底变了样。 那时候老百姓确实苦,很多地方粮食不够吃,有的农民糠菜半年粮,甚至出现过一家几口只有一条裤子的情况。但就是这样,全国人把有限的资源都投进了工业建设,“一五”时期军事工业的建设资金90%都来自财政,上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人员和工人拧成一股绳。到197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29倍,能自己造飞机、坦克、军舰,能搞出原子弹、氢弹,这样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怎么能说弱?这都是老一辈用血汗攒下的家当,是中国能站稳脚跟的底气。
你以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很弱?那是虚幻!实际上1978年以前,中国的重工业和军事
梵西之花
2025-10-31 11:25: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