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2025年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递,早已超越了体育赛事本身的意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六个城市联动传递,火炬所到之处,不仅点燃了人们对体育的热情,更像一根坚实的纽带,把粤港澳三地的经济、文化、情感紧紧拧在一起,成为展现三地互联互通、携手奋进的重要象征。这样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自然汇聚了三地各界的杰出代表,香港四大家族里,霍家的霍震霆作为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亲自参与传递,郑家的郑志雯也以商界代表身份接过火炬,郭家的郭基辉更是以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执行主席的身份助力,澳门何家的何超琼也身影在册,唯独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全程缺席,这种“三缺一”的局面,让外界的猜测不绝于耳,而背后的原因,其实从李家近年的一系列举动中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火炬传递的参与者选拔,从来都不只是看名气大小,更看重参与者与大湾区发展的深度绑定和立场认同,那些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与本地发展同频共振的个人和家族,自然会成为这场盛会的核心参与者。霍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霍震霆多年深耕香港体育界,推动两地体育交流,而霍家第二代更是斥资280亿港元入股广州南沙港,还牵头组建大湾区港口联盟,整合珠三角12个港口资源,82%的投资都集中在大湾区,创造了2.3万个就业岗位,这样的家族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参与火炬传递顺理成章。郑家的新世界发展也不遑多让,在前海打造的周大福金融大厦拿下多项绿色建筑认证,吸引了数千人办公,把香港的绿色标准引入深圳,推动深港标准互认,实实在在为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澳门的何超琼更是多年致力于港澳与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美高梅中国的业务也深度扎根大湾区文旅产业,他们的参与既是荣誉,更是对自身与大湾区绑定关系的公开印证。 反观李嘉诚家族,近年来的脚步早已逐渐远离大湾区,甚至在不断剥离内地和香港的核心资产,转向海外布局。从2016年长和系将注册地迁往开曼群岛开始,李家就开启了“套现离场”的节奏,十年间通过出售内地资产累计套现480亿港元,成都南城都汇、北京御翠园、上海世纪汇广场等核心项目先后被清仓,到2025年,长实集团在内地的资产占比已经从曾经的75%暴跌至不足5%。就连李嘉诚一手打造的全球港口帝国,也在2025年彻底清空,43个港口作价228亿美元寻求出售,其中就包括巴拿马运河的战略港口,而这些套现的巨额资金,大多流向了欧洲,如今长和系60%的资产都集中在英国,控制着当地30%的天然气、25%的电力和7%的水务市场,海外投资回报率达到18.6%,远超在大湾区业务的收益。这种“重海外、轻本土”的布局调整,让李家与大湾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弱,自然也就失去了参与这场以“融合”为核心的火炬传递的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在本地的社会参与和民生贡献,也逐渐与其他家族拉开了差距。其他家族要么投身基建创造就业,要么参与公益回馈社会,而李嘉诚基金会捐给香港的治癌仪器,因为只进入私立医院,未能融入公营医疗体系,一直饱受争议,没能真正惠及普通市民。就连1963年购入的香港深水湾道祖宅,也传出要挂牌出售的消息,虽然长子后来出面辟谣,但市场的敏感反应,早已暴露了大家对李家“逐步撤资离港”的普遍认知。火炬传递这样的活动,本质上是对一个家族是否扎根本地、认同本地发展方向的公开检验,当其他家族都在为大湾区的融合添柴加薪时,李家却在不断抽离资本、转移重心,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他们的缺席变得顺理成章。 从火炬手的选拔规则来看,这次传递采用自下而上、组织推荐的方式,涵盖了先进模范、基层代表、各行业杰出人物,更看重的是对本地发展的实际贡献和立场认同。其他三大家族和澳门何家,要么是大湾区基建、产业的投资者,要么是社会公益、文体交流的推动者,他们的参与符合活动“三地联动、携手并进”的核心主题。而李家近年的战略转向,让他们与大湾区的发展节奏渐行渐远,既没有像霍家那样深耕本地基建,也没有像新世界发展那样参与大湾区的产业升级,甚至连火炬传递背后的赞助商体系中,也看不到李家相关企业的身影,没有“买票入场”的资格,自然也就无法出现在火炬手名单中。
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
梵西之花
2025-11-06 22:3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