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是黄色的!金子也是黄色的!1669年,德国一男子为了提炼黄金,竟然煮了5000升尿液,被人嘲讽是傻子,最后黄金没提炼出来,却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价值比黄金还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669年,德国汉堡的一个男人开始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实验,他叫亨尼格·布兰德,是一位炼金术师。 在那个时代,许多人都相信世界上存在一种神秘的方法,可以将普通物质变成金子,布兰德曾经做过商人,后来生意失败,转而投身炼金术,希望能通过提炼金子重新翻身。 他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仔细研究了许多古老的炼金术手稿,他发现有一种奇怪的理论,说颜色相近的物质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本质上的联系。 黄金是黄色的,尿液也是黄色的,这让他想到,或许尿液里就隐藏着黄金的成分,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提取出来,就能实现点石成金。 这个想法被身边的人认为毫无根据,他的家人、邻居、同行都认为他走火入魔,他的实验室始终弥漫着刺鼻的臭味,家中也因此变得无法居住。 他一开始从家人那里收集尿液,但远远不够,他开始走上街头,向酒馆、军营、公共场所的人们高价收购尿液,他不在意他人异样的目光,只专注于自己的实验目标,他花了数月时间,终于收集到约5000升尿液。 布兰德将这些尿液倒入多个大容器中,开始慢火熬煮,过程极为缓慢,也极为痛苦,不断升温的液体逐渐蒸发,空气中充满了令人作呕的气味,他不惜夜以继日地守在炉火边,记录每一个阶段的变化。 大量液体蒸发之后,只剩下一些深色的浓稠物,他尝试将这些残留物冷却、加热、混合其他材料,希望能从中提取出黄金的痕迹。 熬煮一次需要数天时间,每一次都几乎没有结果,他尝试加入不同的固体材料,例如沙砾、灰烬,调整火候与顺序,也更换了部分器具。 经过无数次失败,他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手头的资金几乎全部用在购买木桶、燃料和各种试验器材上,他的妻子和亲人多次劝阻,但他始终不肯放弃。 某一天深夜,他在熬煮过后将剩余物质放入地下室冷却,他筋疲力尽,吹灭灯火离开,等他再次返回,发现室内角落有一种模糊的亮光。 他走近一看,原来是那团熬煮后剩下的白色残留物,在黑暗中发出淡淡的蓝绿色冷光,他之前从未见过这种现象。 布兰德将这种奇特的物质收集起来,用不同方法测试它的性质,他发现它是一种白色的蜡状固体,不仅能在黑暗中发光,而且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 他没有提炼出黄金,但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一种新物质,他将其命名为“Phosphorum”,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磷。 布兰德本人并没有完全理解这是什么,他试图将这个秘密出售,获取一些经济补偿,他找到了感兴趣的炼金术士和收藏家,把这东西当作神秘材料出售,他的发现逐渐引起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注意。 波义耳对这种物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确认它具有易燃性和一定的毒性,在后来更多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磷不仅能发光燃烧,还在人体和植物体内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 磷被确认是一种独立元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人工分离并记录的元素,在之后的研究里,人们意识到磷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核心成分,参与细胞能量转换,是DNA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 没有磷,就没有生命,除此之外,磷也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含磷的肥料广泛用于提高粮食产量,成为全球农业的基础材料之一。 布兰德的实验最终没有产生黄金,但他意外推动了元素化学的起点,他的坚持使得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迈出重要一步,如今,磷在医学、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关键作用。 而人类对磷的依赖也不断增长,但自然界中可采的磷矿资源却是有限的,一些研究指出,照目前的使用速度,已知的磷矿储量可能只能维持几十年。 回望历史,这一切的起点只是一个看似荒唐的想法:尿是黄色的,金子也是黄色的,这种基于直觉的判断没有带来他想要的结果,却带来了远远超出他预期的价值。 他的坚持和实践虽然充满曲折与不解,却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布兰德没有成为富翁,但他发现了磷,为后人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世界科学网——在熬煮了5500升尿液后,这位炼金术士炼出了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