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位民工胡乱敲击饭盒的节奏被一个人无意间听到,谁曾想,就是这个敲饭盒的节奏经过改编后,竟然成了全国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旋律。 当时的杨洁导演将西游记的片头曲交给许镜清完成。 眼看就要到交付日期,但许镜清还是毫无头绪。 前面已经有七位大腕作曲家折戟沉沙,许镜清天天在工作室挠头。 偶然间许镜清听到窗外几个民工兄弟边走边拿筷子敲铝饭盒,当当当的节奏混着哼小调的声音,立马吸引许镜清的注意。 “这不就猴哥那股子机灵劲吗!” 许镜清抄起纸笔就开写,唰唰唰将这段"工地交响乐"变成了五线谱。 这才有了咱们熟悉的《云宫迅音》开头。 但是开头的电音,还有电子合成器和西洋打击乐,"噔噔噔噔"前奏,再配上古筝琵琶这些国风乐器,让一些传统作曲人感到不伦不类。 "用洋电音配四大名著?这不胡闹是什么!" 许多业内人士对许镜清发出声讨,希望他能够将音乐回归本质。 但杨洁在试听后觉得非常满意,当即就将这段2分40秒的纯音乐保留下来。 1986年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但许镜清并没有因此得到褒奖。 1988年《敢问路在何方》拿奖,颁奖礼也没有邀请许镜清,奖杯还是后来补发的快递。 更气人的是,其他人唱首歌商演费就暴涨,许老就分到8000块稿费,还不够蒋大为老师一场演出钱! 直到2016年,74岁的老爷子实在憋不住,在微博上众筹开一场《西游记》音乐会! 三天就凑了190万! 当国家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奏响《云宫迅音》时,老爷子在台上哭得像个孩子,台下观众也跟着抹眼泪。 这旋律,可是承载了多少人的童年啊! 2024年《黑神话:悟空》这游戏彻底出圈,主题曲直接用了《云宫迅音》的旋律。 老外们都吃惊:"原来中国电音这么带感!" 现在B站上随便搜索改编版,播放量都过千万,"噔噔噔噔"这四个音简直刻进中国人DNA里! 别管是70后还是00后,只要这旋律一响,立马梦回暑假守着电视看猴哥的日子。 回头看看这三十年,许镜清老爷子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艺术还得接地气! 民工饭盒都能敲出金曲,说明大神真的在民间。 当年要是听了专家的换掉电音,哪还有这经典? 开头是工地上的偶然,中间是许老的倔强,结尾是时代的掌声。 现在每次听到这旋律,眼前浮现的不只是孙悟空腾云驾雾,更是一个老艺术家用半辈子守候换来的文化奇迹。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