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痰湿的成因、危害与相关疾病一、痰与痰湿的概念 人们通常理解的痰,是咳嗽时嗓子里的

痰湿的成因、危害与相关疾病

一、痰与痰湿的概念

人们通常理解的痰,是咳嗽时嗓子里的黏腻物质或吐出的口水。

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部,是肺部和支气管分泌的黏液,即咳嗽吐出的痰涎。

健康人痰少,生病时呼吸道受炎症影响或肺功能异常,痰量会增多,性质也可能从黏痰变为黄脓痰。

无形之痰(痰湿):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脏器、血液中,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它是身体水液停滞不化,导致痰与湿凝聚而成,具有黏滞、重浊等特点。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时,易形成痰湿。

二、痰湿的产生原因

痰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脾的功能最为重要:

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液聚生痰;

脾不健运,水湿积聚成痰(中医有“脾虚生痰”之说);

肾虚不能制水,水湿泛滥为痰。

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并输送至全身。若脾运失健,食物无法转化为营养,体内废物排不出,就会与水混合、腐烂发酵形成痰湿。

三、痰湿与肥胖的关系

胖人易有痰湿,体内痰湿过盛者多会发胖,元代朱丹溪提出“肥白人多痰湿”。

平时所说的脂肪,其实是痰湿的一种,是体内水湿中污秽部分凝聚而成,具有痰的污秽、黏滞、稠厚特征。

腰腹部有痰湿时,人会感觉腰部沉重,身体乏力,行动不便。

四、痰湿导致的疾病及危害

痰湿沉积瘀堵在身体不同部位,会引起相应部位的不适或疾病,具体如下:

血管中:导致血液瘀滞,附着在血管壁上的痰湿类似血脂、胆固醇;还会使血流缓慢,甚至堵塞细小血管,引发脑血栓;痰湿越积越厚会降低血管弹性,受刺激时易破裂引发脑出血等脑卒中。

心部:蒙蔽心窍,引起神志不清。

脾胃中:阻滞中焦,导致恶心厌食;日久化热耗伤脾胃阴,进而伤及肺阴、肾阴,引发糖尿病(出现多尿等症状)。

关节中:引起痛风。

其他:痰湿与瘀血结合,会产生肿块、乳核、炎性包块等,不及时治疗可能演变成肿瘤;还可能导致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痰湿阻滞气机升降,使五脏失养、气血两虚,出现困倦、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眩晕、腰酸、嗜睡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