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崛起成为关键行业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凭借精准的工业攻势,中国在专利申请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据说,中国领导层早在1987年就意识到了中国需要进行战略投资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专注于稀土的加工和出口。如果没有稀土,智能手机、火箭、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都无法运转。德国《时代周报》(Zeit)称,如今,中国控制着全球60%的稀土开采和90%的稀土加工。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稀土已成为中国反制特朗普高额进口关税的决定性杠杆。
中国风能产品走向世界
稀土只是中国精心挑选目标市场、力争成为全球领导者的一个典型例子。2015年,中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项目,旨在将中国打造成为一个高科技生产国。这也标志着中国不再充当跨国公司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延伸工作台。自此以后,数万亿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电动汽车和医疗技术等领域。
长期以来,中国在众多领域一直处于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在原材料主导的领域,中国尤其在五个领域将西方远远甩在身后。
德国《时代周报》的报道
抗生素
中国在全球重要抗生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制药行业一直专注于大量生产用于仿制药的简单活性成分和起始原料。如今,抗生素大多为仿制药,即不受专利保护的药物。许多仿制药在印度生产,但印度企业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材料。
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大多数仿制药制造商现已关闭其国内生产设施——这些工厂根本无法盈利。结果,对于像阿莫西林这样在世界范围内用于治疗肺炎和咽喉感染的关键活性成分,中国制造商目前控制着80%的原材料。
中国制造业地位不断提升
锂电池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这主要是因为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及其领先技术。中国不仅控制着大部分电池生产,还控制着化学品生产和原材料加工。目前,全球超过70%的电池产量来自中国工厂。超过90%的石墨在中国精炼。
中国电动车也越来越多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比亚迪这样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以及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制造商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像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这样的公司已经破产。
新型磷酸铁锂(LFP)电池也正在经历极快的增长。它们的化学成分与锂离子电池不同,预计这将使其更安全、更耐用。到2024年,安装的所有电动汽车电池中将有近一半是LFP,其中80%由中国制造。
宁德时代在德国展会
钢铁
几十年来,中国企业一直主导着全球钢铁生产。早在1996年,中国就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如今,中国企业生产的粗钢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2023年达到约10亿吨。紧随其后的是印度,产量约为1.4亿吨,之后是日本、美国和俄罗斯。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仅去年一年,全球50家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中就有27家来自中国。
如果没有国内钢铁工业,中国不可能从一个农业国崛起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主要得益于国家支持的桥梁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张,以及为推动城市化而大规模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这两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钢铁。中国钢铁出口也大幅增长。2023年,中国钢铁出口量超过900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30%以上。
中国造船业领先世界的轨迹
造船业
尽管造船业几十年来一直是东亚的领军产业,但长期以来并未被中国牢牢掌控。此前,规模最大、领先的造船厂都来自日本,后来是韩国。2002年,北京明确表达了雄心壮志,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国”。
中国如今已实现其目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在全球1500亿美元造船业中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3年的50%以上。无论是集装箱船、油轮还是散货船,几乎所有类型的船舶中国建造都处于最前——只有邮轮仍被欧洲船厂掌握在手中。
在航运业,中国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远集团已成为全球船舶数量(超过1500艘)最多的航运公司。中远还拥有全球各地集装箱码头的股份,例如汉堡港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集装箱码头。因此,中国获得了进入整条物流链的渠道。
中远货轮进入德国港口
风力涡轮机
中国风电行业年年创下新高。仅去年一年,中国就新增了约80吉瓦的风电装机容量,约占全球年度新增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二。中国的风电企业雄心勃勃,正在寻求国际扩张。像金风科技这样的公司如今已跻身全球最大制造商之列,该公司已在巴西开设工厂。远景能源去年实现了中国风电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业务,在八个国际市场都有项目。中国企业正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在印度生产,并与韩国和意大利合作。鉴于气候变化,中国正致力于成为可再生能源扩张的关键参与者。
根据德国风能协会(BWE)警告称,15年前的太阳能行业可能会重蹈覆辙。如今,中国已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光伏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中国进军欧洲风能市场的步伐也显而易见:首批中国风力涡轮机已在塞尔维亚、法国、意大利、瑞典和克罗地亚等国投入运营。
目前,欧洲已累计订购了2.7吉瓦的中国风力涡轮机,其中大部分是在过去两年内订购的。BWE称,中国制造商正给欧洲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它们不仅价格低至50%,交货速度也同样快,提供优厚的付款条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