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眼下全球最激烈的博弈,既不是中美之间的角力,也不是俄乌冲突,而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内部的“战争”,真正摁住特朗普喉咙的,不是什么对手国家,而是手握美元大权的美联储,这两方现在,掰得比谁都狠。
特朗普,这位靠地产起家、靠真人秀走红、靠“美国优先”口号两度登顶白宫的政治强人,带着满腔抱负回归。
他在2024年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对手,共和党掌控国会两院,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施政空间。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美联储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2018年由特朗普亲自提名,却从不买这位前总统的账。
鲍威尔以抗击通胀为己任,宁可让经济短期承压,也要守住美联储的独立性。
两人之间的矛盾,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埋下伏笔,如今在2025年彻底爆发,成了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特朗普的经济蓝图核心在于刺激增长。
他上台后迅速推动“大而美法案”,延长了第一任期内即将到期的减税,试图让企业和富人手里的钱更多,刺激投资和消费。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财政赤字已飙升至3.5万亿美元,减税让国债利息支出逼近1万亿美元,成了仅次于国防和社保的财政大头。
与此同时,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甚至对英国等盟友也普遍征收10%的关税。
这些短期内推高了美国本土制造业的信心,但也让进口成本暴涨,消费者物价指数在2025年3月达到2.8%,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
特朗普的算盘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低利率环境,让美国经济迅速起飞。
,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彻底打乱了他的节奏。
美联储自2024年底以来,连续12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推高至5.5%以上,创下20年来的最高水平。
鲍威尔明确表示,通胀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短期内不会降息。
这一决定直接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陷入冰点,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攀升至7.5%,购房需求骤降,曼哈顿和洛杉矶的售楼处门可罗雀。
中小企业也深受其害,银行贷款成本高企,底特律和芝加哥的工厂订单因高关税和高利率双重挤压而大幅减少。
美联储的强硬态度让特朗普的经济政绩黯然失色,道琼斯指数在2025年4月单日下跌近千点,市场对“特朗普衰退”的担忧甚嚣尘上。
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演讲时重申,美联储的职责是维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任何政治压力都不会动摇这一原则。
这番表态被市场解读为对特朗普的直接回应,引发美股进一步震荡。
特朗普的不仅与美联储针锋相对,也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他的减税让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获利颇丰,但普通家庭却因物价上涨和贷款成本高企而苦不堪言。
贸易战导致农产品出口受阻,大豆和玉米价格跌至十年低点。
移民进一步点燃了社会矛盾,2025年5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加大对非法移民的遣返力度,引发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抗议浪潮。
民主党则抓住机会,在国会频频阻挠特朗普的法案,参议院内的辩论如同火药桶,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2025年6月,科罗拉多州法院曾试图以“煽动叛乱”为由取消特朗普的初选资格,这一举动虽被最高法院否决,但进一步加剧了红蓝阵营的对立。
特朗普的贸易战让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中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虽然短期内难以动摇,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已导致美债收益率波动,国际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美元资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