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工市场有隐约回暖迹象,市场格局趋于稳定,从行业媒体公布的全球化工企业50强来看,中国、美国、日本3国合计28家50强企业继续占据全球化工市场的大量份额,德国的巴斯夫继续靠着此前用脚投票的红利,稳居全球第一。 11家中企守稳位置,当下的问题是盈利 全球化工领域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也大多站稳了各自的生态位,全球50强更是少见颠覆性的名次更替。 中国企业已经稳稳成为全球化工市场的重要一极,11家中企位居50强,中石化、中石油稳居前五,台塑、先正达、荣盛石化、万华化学、恒力石化位居前20,东方盛虹、桐昆控股、恒逸石化、新凤鸣在20-50名的区间,多家中企排名呈上升态势。 不过,不是所有的化工50强中企的盈利情况都趋于乐观,化工领域的内卷同样激烈。一个利好消息是,全球化工企业削减运营规模的风潮未刮至中企,在欧美化工企业关停工厂、出售业务板块的同时,大部分化工中企仍在稳定的拓展业务。 这方面日本化工企业的策略更有针对性,日本的头部化工企业更倾向于专注利润更高的特种化学产品,这使其始终保持着不俗的竞争力。 难以复制的巴斯夫路径,技术为王不如市场抉择 德国巴斯夫继续蝉联第一,一边“瘦身”一边加注亚洲地区市场是其最有效的运营策略,湛江一体化基地全面投产和南京催化剂新工厂启动都是其坚实的底气。为了保障利润,巴斯夫高层甚至表示不介意让出体量最大化工企业的宝座给中石化。 毕竟,吃到了以“东方增量”冲抵“欧洲减量”红利的巴斯夫,其路径其他企业难以复制,若其坚持回归“纯粹化工”,竞争力只会更加强大。 全球化工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头部玩家群体难见新鲜血液,但玩法的不同决定了其排名的变化,专注技术研发和押注市场选择各有利弊,保障盈利才是留在牌桌上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