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大清早中国卡车车企天塌了!   事情是这样的,俄罗斯最近禁止进口和销售多款中国

一大清早中国卡车车企天塌了!   事情是这样的,俄罗斯最近禁止进口和销售多款中国卡车,包括东风DFH4180、福田BJ4189、一汽CA4250和CA4180、汕德卡ZZHS等车型,理由是这些车辆的制动系统违规和噪音水平超标。   这事儿乍一听好像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但往深了看,其实反映了中俄在汽车贸易领域的复杂互动,也暴露了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短板。   俄罗斯对进口车辆的技术标准卡得很严,尤其是制动系统和噪音控制。   根据俄罗斯的OTTC认证要求,进口卡车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动性能测试,包括刹车距离、制动稳定性等指标,同时噪音水平要符合ECE R51标准,也就是在特定工况下噪音不能超过规定分贝。   而中国这几款卡车被禁,正是因为在这些测试中没达标。   比如说制动系统,俄罗斯要求卡车在满载状态下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紧急制动时,刹车距离不能超过25米,并且制动过程中车辆不能出现跑偏或侧滑。   但根据俄罗斯技术法规和计量局的测试报告,东风DFH4180等车型的刹车距离普遍超过30米,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上,制动距离更是大幅增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要是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再看噪音问题,俄罗斯规定卡车在行驶时的噪音不能超过82分贝,而福田BJ4189等车型在实际测试中噪音达到了85分贝以上。这不仅会扰民,长期驾驶还会对司机的听力造成损害。   俄罗斯近年来对城市噪音污染管得越来越严,去年还出台法律,夜间开车噪音超标最高可罚款3万卢布(约合3468元人民币),所以中国卡车在这方面栽跟头也不奇怪。   除了技术问题,俄罗斯这一举动背后还有更深层的贸易保护动机。近年来,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攻城略地,2024年1月中国卡车在俄销量占比超过70%,把俄罗斯老牌车企卡玛兹打得节节败退。   这让俄罗斯坐不住了,毕竟汽车工业是俄罗斯的重要产业,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被中国抢走,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俄罗斯开始在技术标准上做文章。2025年2月,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部长阿里哈诺夫公开表示,中国卡车存在“严重缺陷”,需要进行更严格的认证检查。   随后,俄罗斯技术法规和计量局取消了陕汽重卡等中国品牌的产品认证,暂停其在俄销售。这一系列操作表面上是技术监管,实际上是变相的贸易壁垒。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一边限制中国卡车进口,一边又暗示中国车企去俄罗斯建厂。   阿里哈诺夫在会议上提到,“对外国进口汽车进行更严格的认证核查”,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中国车企能在俄罗斯本地化生产,认证流程会一路绿灯。这其实是俄罗斯的“阳谋”,既想保护本土产业,又想吸引中国投资,可谓一箭双雕。   面对俄罗斯的禁令,中国车企的反应各不相同。陕汽重卡等企业被取消认证后,至今未公开回应具体整改措施,而一汽解放等企业则开始与俄罗斯本土企业合作,试图通过技术合作绕过贸易壁垒。   不过,这些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中国车企要想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还得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质量。   首先,技术升级是关键。中国卡车在制动和噪音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国内车企在核心零部件研发上的不足。比如说,俄罗斯卡车普遍采用德国博世的ABS系统和采埃孚的变速箱,而中国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选择国产零部件,性能自然有差距。   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车企要么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攻克核心技术;要么与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提升产品性能。其次,本土化生产是趋势。   俄罗斯对进口汽车的限制只会越来越严,中国车企与其在进口环节被卡脖子,不如直接在俄罗斯建厂。这样不仅能规避贸易壁垒,还能利用俄罗斯的资源和市场,实现双赢。   像中国重汽已经在俄罗斯建立了KD组装厂,通过本地化生产,产品成本降低了15%,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最后,售后服务体系要跟上。俄罗斯地广人稀,卡车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和零部件供应是个大问题。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售后服务网点还不够完善,零部件储备也不足,这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如果能建立覆盖全俄的售后服务网络,及时解决用户问题,中国卡车的口碑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次俄罗斯禁止进口中国卡车,虽然给中国车企带来了挑战,但也为中俄汽车产业合作提供了契机。一方面,中国车企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引进俄罗斯在重型卡车领域的先进技术,比如卡玛兹在越野性能和低温适应性方面的经验;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需要中国的资金和市场,双方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展开合作。   但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双方在汽车、机械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不过,只要双方保持沟通,通过协商解决分歧,中俄贸易的前景依然广阔。  

评论列表

yyc
yyc 84
2025-08-03 18:48
动不动就天塌了,我看是你家塌了

时间之钟 回复 08-04 08:10
他家塌房了啊!他老婆给他戴绿帽子了啊![并不简单]

用户17xxx63 回复 08-04 06:55
😂😂😂

文治者必有武备
文治者必有武备 52
2025-08-03 17:09
提高产品质量,该涨价涨价。一分钱一分货,质优价廉不存在别自己骗自己最后别像摩托车一样让人踢出市场。

倪妹 回复 08-04 06:50
上一次当就直接拉黑了,别人不支持国产可没人喷,现在一堆人拉黑国产车,包括我第一辆就是长安,去年换车也是拉黑国产不考虑,以前质量差坑了大家血汗钱,现在进黑名单了质量好不好还管我屁事!一辆车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可不是小钱,没几次试错机会!

游手好闲 回复 倪妹 08-04 09:42
当普通人用自已血汗钱买车时,质量就是首选。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39
2025-08-03 16:22
比他们当年卖给中国的冰箱噪音还大?
昵称
昵称 30
2025-08-03 20:57
不要开口就说人家打压,人家可以达标,我们的就不行,先检讨自己,再严格的标准,也不可能把市面上的所以产品都排除,这个是基本原则,真质量过硬还怕人家不买?

7095178 回复 08-04 05:48
我们的最大能耐就是低价,什么东西都是低价

热仆郎含精量最高 回复 08-04 06:19
也不也挺正常的,我们当时搞汽车,外资车企必须找国内的一起合资才能搞

用户16xxx81
用户16xxx81 13
2025-08-03 19:32
有问题应承认,改进提高。
ZJW
ZJW 12
2025-08-03 21:40
区区几型卡车而已,动不动就天塌了,我看是你吓尿了。
用户18xxx36
用户18xxx36 9
2025-08-03 23:14
这两条我挺俄罗斯,质量才是硬道理。
foxwu
foxwu 9
2025-08-03 21:10
制动距离问题在鹅国确实重要
王平
王平 8
2025-08-03 19:33
但中国重卡质量有限

紫陌红尘看桃花 回复 08-03 20:16
你说的是乘龙重卡么?

用户36xxx07
用户36xxx07 7
2025-08-04 01:48
偷工减料低价倾销压榨劳动力的企业都会被淘汰[滑稽笑]
天天
天天 6
2025-08-04 03:00
这是好事,逼我们提升品质

阳光不锈 回复 08-04 07:23
标准不一样而已

晓辉
晓辉 6
2025-08-03 20:03
等我们达到了它们的具体参数,另一波的参数要求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现在的国际氛围还搞不定毛俄,那咱也够丢份的了!

用户67xxx19 回复 08-04 06:05
至少现在的参数先满足吧!

用户45xxx35
用户45xxx35 5
2025-08-04 09:21
又天塌了。自媒体小编每天都会塌好几次,习惯性写作方法,如果不这样写没法下笔
魏云惠
魏云惠 4
2025-08-04 00:06
小编家房子塌了没
阳光
阳光 4
2025-08-04 05:23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们的车企只会粗制滥造坑害国人,人家老外才不会惯着你
用户17xxx17
用户17xxx17 4
2025-08-04 08:35
你以为国内重卡没有技术,那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欧洲重卡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质量还要与人家一样,想得美。俄罗斯想要那样的重卡,可以啊,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给便宜点,拿欧洲重卡70%的价格来。还有国内的唱衰党,也一样,别总想着赚了便宜还卖乖
用户14xxx84
用户14xxx84 4
2025-08-03 19:33
按小篇说法,否认国产质量和性能。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4
2025-08-03 20:12
不去就是了,除了中国,谁卖车给他
yyy
yyy 3
2025-08-04 01:14
就俄罗斯的破技术,这能过关,明显搞摩擦吧
梦如晨风
梦如晨风 3
2025-08-03 18:42
一般出口的品控比较好,但是也这样。
用户16xxx39
用户16xxx39 3
2025-08-04 08:20
关键是人家来真的,我们实验室的东西和卖出来的两回事
星空无雨
星空无雨 3
2025-08-04 08:48
面对贸易壁垒,再好的质量他也会设置门槛,跟美国贸易关税师出同门,任何企业的核心技术一定要放在国内,核心配件一定要采用出口方式,这是给自己上一道保险,任何国家也不要去相信,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世界之巅。
至尊小帅
至尊小帅 3
2025-08-04 05:38
鹅国新政:禁止出售自家菜园出产的土豆,违者罚款500-1000卢布。
明星油漆陈小容
明星油漆陈小容 3
2025-08-03 19:03
有的买就不错了
星空无雨
星空无雨 3
2025-08-04 08:45
面对贸易壁垒,再好的质量他也会设置门槛,跟美国贸易关税一个德性,任何企业的核心技术一定要放在国内,核心配件一定要采用出口方式,这是给自己上一道保险,任何国家也不要去相信,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世界之巅。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3
2025-08-04 00:53
这是好事,倒逼自家企业研发创新!

用户17xxx17 回复 08-04 08:32
你以为国内重卡没有技术,那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欧洲重卡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质量还要与人家一样,想得美。俄罗斯想要那样的重卡,可以啊,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给便宜点,拿欧洲重卡70%的价格来

奋斗
奋斗 3
2025-08-03 23:03
标题党夸大其词!
TS001
TS001 3
2025-08-04 01:47
国产车的质量还任重道远啊,企业总想着赚快钱,忽视了技术性能

用户17xxx17 回复 08-04 08:33
你以为国内重卡没有技术,那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欧洲重卡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质量还要与人家一样,想得美。俄罗斯想要那样的重卡,可以啊,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给便宜点,拿欧洲重卡70%的价格来

用户93xxx25
用户93xxx25 3
2025-08-03 18:39
就是要发展自己汽车,结果几年后,又得来买,做不出。
九天之上
九天之上 3
2025-08-04 01:15
别急,这水平的重卡俄罗斯也做不好,一旦中国的重卡升级到标准,未来30年亚洲找不到对手。
秋山春雨
秋山春雨 3
2025-08-04 08:26
说别的没用,无论干啥,俗话讲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你如果不想把企业做长,那也没办法,其实就这样简单。
大河
大河 2
2025-08-03 18:14
我们不认为是差距,没事
丹心
丹心 2
2025-08-03 23:22
质次价廉祸害人命
山那边
山那边 2
2025-08-04 09:27
九唔搭八,,汽车工业啥时候成了俄罗斯的支柱产业??
安心
安心 2
2025-08-04 09:43
如果是俄罗斯国产车跟进口车一个标准,就没什么说的,算不上限制,反而是以前放宽了,中国真正踏上技术世界顶流还要几十年奋斗,现在自己比自己确实是飞跃了,很多人在跟欧美发达比工资,人家一百年积累下来的技术财富红利,想用三四十年就跟上难的,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了,就相当于站到洪流的下水口上,要不努力跳起来站上平台,冲击就少了,要不在洪流冲刷下往下退,
夜叉妹
夜叉妹 2
2025-08-04 09:19
要是偷工减料的车就是自取其辱
笃行致远
笃行致远 2
2025-08-04 07:18
这是好事,倒逼技术进步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2
2025-08-04 01:03
快点反思
梦龙
梦龙 2
2025-08-04 08:28
标准比一般搞高一点,需要你的时候,啥都OK,不需要或想卡一卡时就拿出来亮一下。
四哥视野
四哥视野 2
2025-08-04 05:59
大鹅自己的卡车性能有展示没有?
用户10xxx11
用户10xxx11 1
2025-08-04 09:23
去它境内投资建厂风险巨大。
用户51xxx86
用户51xxx86 1
2025-08-03 21:59
卖给他电动的
用户10xxx53
用户10xxx53 1
2025-08-04 08:12
价格在那里,加钱就能达标[哭笑不得]
开始
开始 1
2025-08-04 09:12
我就问他们国家达标没有
习惯孤单
习惯孤单 1
2025-08-04 08:38
开车多年对国产卡车的印象就是便宜能超载
菲皇
菲皇 1
2025-08-04 08:12
人家就是要逼迫你去俄罗斯建厂,宁愿不做这笔生意也不能去俄罗斯建厂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1
2025-08-04 04:06
见好就收吧,不要建厂。
尘埃
尘埃 1
2025-08-04 06:41
噪音?俄罗斯满大街二十年的老破车还讲噪音控制……
模拟电路虫
模拟电路虫 1
2025-08-04 08:41
要不要试试给全面鹅毛断供……然后所有价格涨3/5倍
子非鱼
子非鱼
2025-08-04 07:14
有时候国外优秀的制度也可以引进来,改改我们的坏习惯
John
John
2025-08-04 06:32
国内拿测试标准好拿,这个都懂,看看乘龙被撞测速。
掌柜的
掌柜的
2025-08-04 06:40
支持俄罗斯,中国这个方面太差劲了,很多人把大货车刹不住当成常理了
用户88xxx30
用户88xxx30
2025-08-04 08:08
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不要拿那个冠冕堂皇的说辞来掩盖事实。
Jason
Jason
2025-08-04 08:21
标题党。正常说事不行吗?这种一惊一乍的标题只会让人反感。
零点零七
零点零七
2025-08-04 06:21
去俄罗斯建厂会不会肉包子打狗[doge]
伊梵angel
伊梵angel
2025-08-04 09:47
质量一言难尽,也别怪俄罗斯,自己的质量没做好去怪别人?
菩提
菩提
2025-08-04 06:38
我在第三第四那边工作过,说白了就是各种拼装,今年签下这个公司,就用这个公司的配件,明年说不定换谁家的了。质量就不用说了,新车下线就出问题,返修的比出厂的多一倍。所以别迷信国产有什么原厂配件。
用户14xxx14
用户14xxx14
2025-08-04 08:16
俄熊尽TM想花一点点钱就想要买高质量东西,被霉西方制裁得原地打转了,还有选择余地吗?如果中国与它断了贸易往来,毛子只能躺下僵了!
游客
游客
2025-08-04 06:39
有比亚迪这种企业存在汽车行业都被带坏了
我装死
我装死
2025-08-04 07:19
确实有问题,重卡竟然撞不过小汽车!
用户18xxx96
用户18xxx96
2025-08-04 07:40
要达到国际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提高质量走向世界。
白伟
白伟
2025-08-04 07:48
是一个无赖国家合作,最终有去无回,从来不吸取教训
天高云淡C
天高云淡C
2025-08-04 07:47
那地方售后服务代价高昂,凭国内厂家的薄利内卷,支撑不了良好的售后体验,只能在那赚点微薄的短命钱罢了。
久失
久失
2025-08-04 08:07
低价竞标,压缩质量,把自己作死了,其实俄罗斯那边非买质量差的干啥,多掏点钱,质量杠杠的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