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居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反制,这也间接鼓励了一些西方列强对中资虎视眈眈,存觊觎之心,荷兰只是第二个尝试抢劫者,如果这次再不将他打痛冶服,杀鸡儆猴,那么中国在海外几万亿的资产将血本无归。 先说说马达西奇这家公司,它在乌克兰扎波罗热扎根快一百年了,是实打实的老牌飞机发动机厂,当年苏联的大运输机安-225能飞起来,靠的就是它造的D-18T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还有米-8、米-24这些直升机的发动机也出自它手,巅峰时候产品卖给90多个国家,占了乌克兰航空工业出口营收的一半。可2014年俄乌关系闹僵后,俄罗斯这个大市场丢了,马达西奇立马陷入困境,资金链断了,工厂停工裁员,眼看就要倒闭,这时候咱们的北京天骄航空伸出了援手。 2016年开始,天骄航空和马达西奇谈收购,一开始就拿出2.5亿美元要买56%的股份,还承诺两年内再追加5.5亿美元,不光给钱,还计划在重庆建航空动力产业基地,把生产线迁过来,帮着马达西奇盘活生意。那会儿中方不光投钱,还下订单,到2020年上半年,咱们已经成了马达西奇最大的买家,占了它一半以上的出口量,2021年还签了8亿美元的订单,买400台发动机,等于咱们真金白银把这家快倒闭的厂子救了回来。前后算下来,中方总共投进去4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得200多亿,股份也办好了过户手续,就等着推进技术合作了。 可谁也没想到,美国一插手,乌克兰立马变了脸。2019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专门跑到乌克兰,用加入北约当诱饵施压,让泽连斯基政府否决收购案。到2021年,泽连斯基直接签了制裁令,冻结天骄航空的资产,还把中方人员列进黑名单限制入境,3月份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把马达西奇收归国有,派军队进厂接管,之前卖给咱们的56%股份说不算就不算了。咱们的企业不甘心,去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告状,索赔45亿美元,可乌克兰根本不理,后来俄乌战争打起来,马达西奇的厂房被炸毁90%以上,成了一片废墟,乌克兰自己都欠了一屁股债,别说赔偿了,连影子都见不着。从头到尾,咱们除了打官司没别的动作,乌克兰没付出任何实质性代价,这事儿就这么拖了下来。 正是这种没力度的应对,让一些西方国家动了歪心思,荷兰就是第一个跟着学的。荷兰的安世半导体,本来是咱们的闻泰科技合法收购的,手续齐全,而且这家公司七成以上的生产线都在中国,原材料、设备全靠咱们供应链支撑,是咱们芯片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可荷兰政府看着乌克兰抢了中资没出事,也学着拿“经济安全”当借口,开始对安世半导体指手画脚,限制它的运营权,明摆着就是试探咱们的底线,想看看能不能像乌克兰那样占便宜。 这可不是两家公司的小事,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6月末,咱们对外金融资产已经突破11万亿美元,相当于70多万亿人民币,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面有企业的工厂、矿山,还有各种投资项目。以前咱们担心的是商业风险,比如项目经营不好亏了钱,可现在不一样了,乌克兰、荷兰这些国家直接用“国家安全”当幌子,把合法的商业投资当成了可以随便抢的肥肉,这根本不是市场竞争,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抢劫。 要是荷兰这次试探成功了,没付出任何代价就拿捏了安世半导体,那接下来肯定有更多国家跟着学。比如非洲的矿山、南美的港口、东欧的电网,只要是中资持有的,他们都可能用同样的借口下手。马达西奇的45亿美元打了水漂已经够惨了,要是11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都面临这样的风险,那损失根本没法算。其实咱们不是没能力反制,就说安世半导体,它七成产线在中国,咱们完全可以在合法范围内加强监管,比如对它的原材料出口、技术许可设限,这都是对等的措施,能直接打在荷兰的痛处。 马达西奇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当初没及时立威,才让荷兰有了觊觎之心。现在必须明白,这不是争一口气的事,是关乎几万亿海外资产安全的大事。只有把荷兰这次的试探打回去,让它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才能给其他盯着中资的国家敲警钟,让他们知道动中国的资产没有好下场。要是再犹豫手软,下一个“马达西奇”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咱们的海外资产真可能血本无归,那才是真的吃了大亏。
当初乌克兰将我们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我们居然没有采取任何有力反制,这也间
梵西之花
2025-10-25 18:23:36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