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康熙娶了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不料,洞房时已经等不及的赫舍里氏自己扯

梵西之花 2025-10-28 03:40:27

1665年,康熙娶了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不料,洞房时已经等不及的赫舍里氏自己扯下了盖头。康熙当场愣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不停歇。 刚满11岁的康熙皇帝玄烨,还没褪去孩童的青涩,却早已被朝堂的权力漩涡裹挟。当时顺治帝留下的四大辅政大臣里,鳌拜早已不再满足于“辅政”二字,仗着军功和亲信遍布朝野,独断专行到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前一年,鳌拜硬生生罗织罪名,杀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朝堂上没人敢说半个不字,连康熙想保苏克萨哈都无能为力。孝庄太皇太后看着孙子孤立无援,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她知道,再不想办法制衡鳌拜,康熙的皇位恐怕都保不住,爱新觉罗的江山就要危险了。 思来想去,孝庄心里只剩下一条路——联姻。四大辅政大臣里,索尼是三朝元老,资历最老,虽然年纪大了有些明哲保身,但他的索尼家族在朝中根基深厚,儿子索额图更是手握一定兵权,要是能把索尼拉到康熙这边,就能形成对抗鳌拜的重要力量。而联姻,就是最牢靠的纽带。孝庄当即决定,让康熙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这样一来,索尼就成了皇帝的外祖父,自然会拼尽全力护住康熙的皇位。 这个提议传到索尼府中,索尼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当时索尼已经66岁,深知鳌拜的野心,也明白只有辅佐康熙亲政,索尼家族才能长久安稳。12岁的赫舍里氏,从小在官宦世家长大,虽年幼却懂礼仪、明事理,知道这桩婚事关系到家族荣辱和朝廷安危,乖乖听从了长辈的安排。就这样,一场承载着政治使命的婚事,在紧锣密鼓中筹备起来。 婚礼当天,紫禁城张灯结彩,可这喜庆背后全是暗流涌动。11岁的康熙穿着沉重的龙袍,一举一动都透着拘谨,他还不太懂这场婚礼的真正意义,只知道太奶奶说这是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大事。12岁的赫舍里氏身着大红嫁衣,盖着沉甸甸的红盖头,被宫女搀扶着走进洞房。按照当时的规矩,盖头得由新郎亲手掀开,寓意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赫舍里氏坐在铺满花生、桂圆的婚床上,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礼乐声,心里却想着太奶奶和父亲的嘱托,想着要帮康熙稳住局面。或许是年少心性,或许是想打破这压抑的氛围,她竟自己伸出纤细的手,一把扯掉了头上的红盖头。 这一幕刚好被走进洞房的康熙看在眼里,他当场愣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赫舍里氏,半天没挪开。眼前的少女,眉眼清秀,皮肤白皙,虽然年纪不大,却没有丝毫怯生生的模样,反而透着一股爽朗和果敢,和宫里那些循规蹈矩的宫女、格格完全不一样。康熙长在深宫,见惯了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人,赫舍里氏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像一道光,照亮了他沉闷的童年,也让他瞬间忘了朝堂的烦恼。 婚后的日子,赫舍里氏用行动证明了孝庄的眼光没错。她虽然年幼,却懂得体谅康熙的难处,每天早晚问安从不怠慢,还常常陪着康熙读书写字。康熙被鳌拜气得睡不着觉时,她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安安静静地陪在一旁,递上一杯热茶;康熙练习骑射累了,她就学着做些小点心,让他补充体力。两人年纪相仿,没有成年人婚姻里的算计,反而多了份纯粹的陪伴,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而这场联姻的政治效果,也很快显现出来。索尼果然全力支持康熙,1666年,他联合朝中大臣上书,请求康熙亲政,虽然鳌拜百般阻挠,但索尼据理力争,让鳌拜找不到反驳的理由。1667年,13岁的康熙正式亲政,可鳌拜依然不肯放权,甚至在朝堂上公然顶撞康熙。这时候,赫舍里氏的父亲索额图站了出来,他辞去官职,专心辅佐康熙,还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少年,以陪康熙练习摔跤为名,暗中训练,等待时机。 1669年,康熙用计将鳌拜骗进宫中,那些练习摔跤的少年一拥而上,成功擒住了鳌拜。随后,康熙下令严查鳌拜的党羽,短短几个月就肃清了朝堂上的反对势力,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权。这背后,索尼家族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那场看似仓促的联姻。 赫舍里氏不仅帮康熙稳住了朝堂,还成了他最贴心的伴侣。1670年,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嫡长子承祜,康熙欣喜若狂,对这个孩子宠爱有加,对赫舍里氏也更加敬重。可惜承祜四岁时夭折,赫舍里氏悲痛欲绝,康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安慰她、鼓励她。1674年,赫舍里氏又生下第二个儿子胤礽,可她自己却因为难产,在产后不久就去世了,年仅21岁。 赫舍里氏的去世让康熙悲痛万分,他破例将刚出生的胤礽立为太子,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明立的太子,可见康熙对赫舍里氏的感情有多深厚。后来,康熙多次追封赫舍里氏的家族,索尼被追赠一等公,索额图也一直深受康熙信任,成为朝中重臣。

0 阅读:0
梵西之花

梵西之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