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只有美国能挖稀土,而中国造导弹战机都离不了这东西,你猜华盛顿会怎么做?”看看现在光刻机的下场就知道,他们现在连光刻机的螺丝钉都不卖给我们的架势,答案不言而喻。 先说说稀土在军事上的用处,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斗机,造一架就要用掉417公斤稀土材料,中国的东风导弹,制导系统里也少不了稀土,更吓人的是,目前90%的军工设备用的稀土材料,还没有找到好的替代品。 举个例子:中国一位院士说过,某种空空导弹如果不用稀土磁铁,打出去的精度会直接下降40%,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国防部把稀土列为"最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其实十年前就有过一场"稀土危机",2010年钓鱼岛事件时,中国减少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结果日本军工企业直接慌了,三菱公司当时说他们的导弹零件只够用三个月,东芝连雷达都造不出来了。 这件事把美日吓得不轻,日本赶紧跑到越南投资建稀土厂,美国也重新开采已经关了20年的稀土矿,但有意思的是,美国现在挖出来的稀土,80%还是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因为他们自己不会提炼。 美国正通过多管齐下的策略限制中国稀土产业:一方面资助研发替代材料以减少对稀土的依赖。 另一方面推动欧洲风力发电机采用25%的回收稀土,同时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制约中国稀土出口,这些手段相较芯片领域的限制更为直接,旨在削弱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更阴险的是,中国提炼稀土用的关键化学剂,90%都靠从德国和日本进口,要是人家不卖了,就跟没有光刻机造不了芯片是一个道理。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组建国家稀土集团整合资源、开发出回收率达98%的新技术、主导制定全球61%的稀土行业标准,并在海外投资了全球第二大稀土矿。 最厉害的是,中国企业已经造出了不用稀土的磁铁,用在华为5G基站上,还有更便宜的替代材料,成本比原来的低了40%,美国人想卡脖子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找到新路子了。 稀土这事告诉我们,现在的竞争不是比谁钱多,而是比谁的工业体系更完整、更有韧性,美国技术先进但产业链不完整,中国产业链完整但要突破技术瓶颈。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搞稀土封锁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美国要是真不卖我们稀土,他们的军工生产一年半内就会萎缩三分之一,中国也会损失1200亿美元外汇和20万个工作岗位,所以全面脱钩对谁都没好处。 说到底,解决稀土问题不能光靠多挖矿,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十年间把稀土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二,靠的是科技创新,中国也要走这条路,不能总想着靠人多力量大。 历史证明,资源封锁从来都是暂时的,当年苏联威胁不卖钛给美国造飞机,结果逼得美国找到了新合作伙伴,今天的稀土之争,最后赢家一定是能把开采、技术、回收整个产业链都做好,同时又能跟国际社会合作的国家,毕竟在科技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