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要准备核战吗! 英法两个拥核国签署“核协调”《宣言》! 10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伦敦郊外诺斯伍德军事基地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宣称:英法双方签署了《诺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确双方将就各自独立的核威慑力量进行协调。 在记者会上,马克龙称,欧洲局势已经发生变化,加强防务与安全合作对法英两国至关重要。所以,法英伙伴关系也“必须相应作出调整”。 根据签署的《诺斯伍德宣言》,任何威胁英国或法国核心利益的对手,都可能面临两国核力量的联合回应。 为了核协调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双方将成立英法核指导小组。 对该小组的领导,由法国总统府和英国内阁办公室直接管控,负责协调双方在核威慑行动等方面的合作。 马克龙早就说过,法国乐意充当欧盟的“核保护伞”,以及在其他欧洲国家部署携带核武器的法国战机等开展讨论。 分析: 一、战略背景与历史性突破 1. 应对美国承诺不确定性的自我保护 - 直接回应特朗普当选后对北约责任分摊的质疑,以及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引发的欧洲安全焦虑。马克龙称此动作为“对手必须接收的信号”。 - 欧洲传统依赖美国核保护伞,此次合作被视作构建“欧洲自主核威慑”的关键一步。 2. 俄乌冲突与核威胁升级 -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多次暗示使用核武器,迫使英法加速协调。宣言明确将“欧洲大陆极端威胁”作为联合回应突发条件。 3. 马克龙“核保护伞”构想落地 - 2025年初马克龙就提议向欧洲盟国提供法国核保护,并讨论在境外部署核战机;此次协议为该构想的首次双边实践。 二、军事合作的扩展领域 除核协调外,英法还宣布多项防务与技术合作: 1. 新型武器联合开发 - 共同研发替代“风暴影/SCALP”的新巡航导弹、反无人机防空系统及下一代空对空导弹。 2. 梦想介入印太安全 - 更新2010年《兰卡斯特宫条约》,将法国留尼旺岛、新喀里多尼亚等印太基地纳入英军互惠准入范围,启动“全球海事安全对话”,宣称维护台海、南海“和平稳定”。 3. 国防工业与科技整合 - 承诺国防开支占GDP提至3.5%,合作覆盖AI、超级计算机、卫星通信(如共同注资Eutelsat卫星集团)及民用核能(法国电力入股英国核电站)。 三、欧洲安全自主的关键转折 英法核协调标志着欧洲安全范式从“美国主导”转向“自主互补”,但在操作层面仍面临三重挑战: 1. 战略一致性:需平衡核威慑的联合宣示与独立决策权之间的矛盾; 2. 欧洲整合:德波等国是否接受英法“双核领导”存疑; 3. 全球风险:高调介入台海等议题可能激化大国对抗。 此举短期可强化对俄威慑,长期则可能重塑北约内部权力结构,成为欧洲防务独立化的分水岭。 四、拥核国家核武器数量对比。 截至2025年6月,全球核武器分布情况如下: 主要核国家核武库规模 现役核弹头:约1770枚(部署状态) 其他核国家概况 全球核武器总量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