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利率重回4.5%,估计东大很多人又把买房钱和大A的钱挪走,准备悄悄换美元了 没什么特别大的新闻,也没人大张旗鼓说“行情来了”,但这一轮债市变化,值得说说。 最近有朋友问我,要不要搞点美元债基。我翻了下数据,美债收益率不知不觉,又回到了4.5%这个敏感位置。 原因其实很直接——通胀预期回来了。 前脚是美国对铜加征关税,后脚是CPI超预期走高,两件事合起来,让市场重新担心起输入性通胀,商品涨价也开始波及终端物价。虽然全球制造成本还没全面抬升,但价格传导的逻辑已经启动了。 美联储那边呢? 一边放话说不急着降息,甚至暗示今年不动;另一边又提到“明年可能会降得更多”,标准的鸽派文字游戏。但市场不是盯着降息博弈的,而是看眼前——眼前就是通胀预期上行、利率高位滞留。 这时候配置美债,至少carry回报还在,哪怕没有资本利得,4.5%的息差也是稳的。 更重要的是,这波债市回暖没有伴随流动性紧张,换句话说——机构是在有条不紊地“配着买”,不是逼空,也不是短炒,这种结构更稳,说明市场已经逐步适应了“不降息但也不加息”的现实。 美元走势也是同步变化。 前阵子大家还在看“长周期弱美元”,但现在欧元有点撑不住,尤其是欧元区经济预期走软,让短期美元重新站稳。之前一堆机构都提前对冲了“美元走弱”的情景,如今反过来,没有多少资金愿意继续追加新空头。 人民币还是窄幅震荡,但这轮要是美元继续走强,不排除人民币会跟着美元升,对非美货币小幅升值。这对出口未必是好事,对配置资产的影响也要重估。 总之,美债这波,悄悄地回来了。 降息利得没来,carry trade先回来了。如果你的资产配置里,还有那么一点点闲着的美元头寸,这个时候可以重新看看债基,至少不是在高位追梦,而是把确定性装进口袋。 亲爱的韭菜宝宝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