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万买的车三天就趴窝了。真的是遥遥领先!
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看傻了!
一位打扮精致的女生花62万入手SU7某版本, 结果刚开三天、时速20码过商场闸门时,车直接“罢工”了。 按三包法妥妥在退车范围内,可商家既拿不出检测报告,又一味推脱——咱就说,消费者真金白银砸进去,买的是省心还是闹心?
这事撕开个残酷现实:买车不能只看网上吹得天花乱坠的数据。 营销话术再漂亮,抵不过实战拉胯的尴尬。 62万预算放市场上,多少有技术沉淀、品控扎实的品牌可选? 偏偏有人被“永远不输”的口号带偏,忽略了汽车本质是机械工业,需要实打实的技术兜底。
消费认知真的太重要了。当一个品牌把精力全花在流量炒作上,产品力必然空心化。 买车不是买热搜,是买朝夕相处的可靠伙伴。各位车友,如果你选车时遇到“数据王者、实战青铜”的选手,会绕道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