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4年12月2日,我军两架歼-6战机从青岛秘密南下。经过上海,双机立即关闭无

1964年12月2日,我军两架歼-6战机从青岛秘密南下。经过上海,双机立即关闭无线电联络,同时减慢速度,降低高度。飞临浙江路桥机场后,双机迅速落地,隐蔽到机库中,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 国民党空军在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加强对大陆的空中侦察活动,1959年底装备了首批RF-101侦察机,这种飞机基于F-101战斗机改装,最大速度达到1.5马赫,升限15500米,航程长,能低空突防,确实让当时的防空部队头疼。国民党空军第六大队第四中队成了主力,飞行员们执行任务时采用贴海面150米低空飞行,全程无线电静默,接近海岸线后垂直爬升到9000-10000米拍照侦察。从1960年初到1964年,他们出动上百架次,覆盖浙江路桥到广东汕头一带,多次低空掠过军用机场,收集情报。国民党飞行员谢翔鹤就是其中典型,他出生于1930年湖南,早年入空军官校35期,毕业后加入第六大队第四中队,1962年去冲绳美军基地训练RF-101,积累2800多小时飞行时间,多次完成侦察任务,获飞虎勋章等奖赏。他的行动直接干扰大陆沿海军事部署,国民党空军以此为傲,气焰高涨。 解放军空军当时主力是歼-5,速度和升限都跟不上RF-101,拦截屡屡失败。1963年,中国成功仿制米格-19,生产出歼-6,这种超音速战斗机最大速度1.75马赫,升限17900米,装备30毫米机炮,机动性强,终于有能力对抗RF-101。1964年底,中央军委下令组建拦截分队,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选中执行,副团长王鸿喜领队。王鸿喜出生山东,加入海军航空兵后精通多种机型,实战经验丰富,负责组织转场和战术研究。国民党空军侦察活动在1962年6-7月达到高峰,两个月内出动26批28架次,肆无忌惮。解放军通过雷达记录分析敌机路径,逐步完善预警系统。转场行动就是针对这些部署的起点,确保歼-6隐秘到位。 1964年12月2日凌晨,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从青岛流亭机场起飞两架歼-6,执行秘密南下任务。飞机过上海空域后关闭无线电,减速降高,避开雷达探测,抵达浙江路桥机场快速降落,拖入机库隐藏,整个过程严格保密,无人察觉。这次转场是为了在关键区域部署新型战斗机,打击国民党RF-101的嚣张侦察。抵达后,王鸿喜团队立即开展战术总结,制定“三快三准”口诀:快速准备、起飞、接敌;准确判断、接敌、击落。飞行员练习登机动作,压缩时间,地面指挥与雷达站协调,提高低空目标跟踪能力。通过模拟演练和敌机活动记录,完善引导方法,计算飞行路线。 12月上旬,部队观察敌机动向,一次失败拦截后调整值班制度,增加监视密度,优化协调机制。12月18日下午,雷达发现一架RF-101逼近,王鸿喜驾歼-6升空,隐蔽在东北空域9700米高度,地面引导下发现目标,加速接近开火命中。敌机降低高度逃脱,王鸿喜跟踪到200米低空,再次射击,将其击落温岭东海面。飞行员谢翔鹤跳伞被俘,证实国民党侦察细节。国民党空军RF-101从1959年装备4架开始,逐步增加,执行任务时依赖超低空战术,避开雷达和高炮,但歼-6的出现打破平衡。谢翔鹤作为经验飞行员,多次窜扰沿海,任务包括拍照军用机场和设施,他的被俘暴露国民党情报链条。解放军通过这次胜利,验证歼-6性能和战术有效性。王鸿喜的行动创下国产高速歼击机击落美制RF-101纪录,获表彰。国民党空军损失后,侦察频率下降,但仍尝试继续。 三个月后,1965年3月18日,空军第18师在广东汕头地区再次击落一架RF-101,飞行员高长吉驾歼-6出击,敌机飞行员张育保坠海身亡。这次战斗进一步巩固战果,国民党空军被迫减少入陆侦察。谢翔鹤被俘后羁押21年,经历劳改,1985年释放回台湾,2024年逝世。王鸿喜继续服役,获表彰退役。国民党空军在1960年代初依赖RF-101进行139架次侦察,造成干扰,但解放军从歼-6装备后,转守为攻,击落多架,维护领空安全。 国民党空军RF-101的失败,标志着大陆防空能力的跃升。从1964年转场到后续击落,体现了系统准备和实战检验。谢翔鹤的被俘和张育保的阵亡,显示国民党飞行员的风险高企。解放军歼-6的多次胜利,创下多项纪录,如王鸿喜和高长吉的战例,证明国产装备可靠性。国民党空军装备RF-101后,自以为雷达看不到、高炮够不着、飞机追不上,但歼-6的超音速性能和机炮威力,打破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