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3000个飞机掩体!中国空军基地堡垒化震慑对手! 2025年6月1日凌晨,乌克兰

3000个飞机掩体!中国空军基地堡垒化震慑对手!

2025年6月1日凌晨,乌克兰发动代号为“蜘蛛网”特别行动,对俄罗斯境内五个战略轰炸机基地展开大规模无人机突袭。

伊万诺沃塞弗尼空军基地、梁赞佳吉列沃空军基地、摩尔曼斯克奥列尼亚空军基地、伊尔库茨克别拉亚空军基地、阿穆尔州乌克兰卡空军基地停放的战略轰炸机群遭受严重损失。

乌克兰方面宣称,此次行动共摧毁或重创俄军多达41架战略轰炸机与预警机,其中包括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以及稀缺的A50“支柱”预警机。

事后,根据流传出来的视频显示,被炸毁的图95轰炸机和预警机共12架。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极其惨重的战略损失,最严重的后果是对美国的战略威慑力受到一定影响。

乌克兰这次特种行动策划了18个月,最终轻松得手,整个方案设计令人拍案叫绝。

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担忧中国空军基地停放的飞机是否能够防御此类突袭。

从目前的建设状态来看,中国空军基地毫无疑问是世界最高水平,堪称现代标杆。

现代战争军用机场是敌军第一波攻击的目标之一,炸坏跑道和机场设施,不但可以摧毁大量的飞机,使对方的航空兵处于瘫痪状态。美国兰德公司的《空军基地的攻击和防御还击:历史教训和未来挑战》报告指出,随着中国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增强,美国在东亚的空军基地越来越不安全,但美国却对中国的空军基地毫无办法。

2024年4月,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空军基地防御建设上已经全面超越美军,并用“毁灭性代价”形容美军在此领域的落后。

哈德逊报告披露的数据令人震惊:过去十多年间,中国新建了超过3000个飞机掩体、20多条新跑道和40多条滑行道。特别是在台湾海峡周边,134个空军基地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混凝土堡垒网”。

相比之下,美国在同一时期仅新增了2个加固机堡。

如此悬殊的差距,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印太地区的掌控力正在减弱?

中国空军基地建设持续几十年,构建了高度冗余的战时生存体系。最重要的是,中国空军基地建设实现了“全国联网、处处能战”的战略格局,不依赖单一节点,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抗打击能力。从东北的山体洞库到西南地区的备用跑道,再到东南沿海的地下指挥所,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使部分基地受损,其他基地仍能迅速恢复战斗力。

中国的加固型机堡采用了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顶部厚度达到3米以上,能够抵御巡航导弹和钻地弹的攻击,真正做到了坚不可摧。

随着近年不断加大力度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空军基地已经从单一机堡升级到综合基地群。一个机场内包含多个跑道、数十个机堡、应急指挥中心、备用通信线路以及后勤保障仓库,能够承受第一波打击并迅速恢复战斗力。

通过建设大量加固型机堡和飞机掩体,中国空军基地能够抵御巡航导弹和钻地弹的攻击,确保战略力量的生存能力,从而在战略层面上保持稳定,威慑潜在对手。

中国空军基地的建设注重灵活性和机动性,通过建设野战机场和备用跑道,能够快速响应各种作战需求。同时,中国空军的防空反导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不断增强,使其在战略层面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中国空军基地建设不仅包括永备机场,还包括野战机场,能够满足不同作战环境下的需求。野战机场可以在战时紧急修建,为飞机提供临时起降场地,增强空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很多人认为开战摧毁机场是最佳方案,但是这并不包括机场跑道。跑道是机场最难以破坏的设施,100万吨核弹空爆后,距离爆心670米的跑道结构也能保持完好,再近战对跑道的破坏也只能产生分裂和起层,无法从基础上破坏跑道结构。

2万吨原子弹在机场爆炸,距离爆心80米距离内的跑道表面裂缝宽度只有5毫米以下,垂直沉降高度不大于2厘米,反跑道炸弹也只能造成几个弹坑,经过修复和部分铺设临时钢板覆盖等措施,修复跑道的时间甚至比修复飞机还要快。

二战时期,德国空军开始大规模突袭机场,把对手大量飞机消灭在地面。

在苏德战争开战第一天,苏联分布在距边境20公里到70公里范围内的66个机场,遭到德国空军轰炸,1489架停在地面上的飞机被摧毁。

赢得胜利后,苏联空军在战后大规模的建设军用地下机库,地下机库有坑道式和掘开式两种,坑道式是在机场附近的山体掘洞掏空,内部空间充裕。掘开式机库适合平坦、起伏地形,有全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中国空军在美苏冷战时期建造了40多个地下机场,其中包括17个歼击机洞库、14个轰5轰炸机洞库和7个轰6轰炸机洞库,这些机场全部依山而建,可容纳1500多架作战飞机。

不过机堡几乎随时在的人的卫星监控之下,又不可能无限加固,一旦开战,进攻型空军才能掌握战争主动权。

随着中国防空导弹、六代战斗机的迅速发展,中国空军已经逐渐能够与美国空军美国空军抗衡。

为了准备未来新的太平洋战争,美军开始大量启用二战时期的飞机场。

二战期间为了与日本争夺太平洋控制权,美军修建了大量机场。战后这些机场大都因为失去用武之地而被荒废。如今美军正接连重启这些二战旧机场,目的是“为了准备未来新的太平洋战争”。

美军在战略灵活性方面面临诸多限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受到预算、内部争议和技术挑战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快速调整和部署。美军试图通过重启二战时期的旧机场来增强其战略灵活性,但这些机场的建设速度和防御能力均难以与中国相比。与美军相比,中国在空军基地防御建设、战略部署与应对能力、防空反导能力以及战略灵活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空军基地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构建了高度冗余的战时生存体系,提升了防空反导能力,适应了现代战争的需求,增强了战略威慑力。

军力越强大,捍卫和平的能力越高!